日前,珠三角城際廣清北延1標圓滿完成了項目首座預制箱梁,標志著該標段進入上部結構施工的新階段,為廣清北延線后續全線架梁、橋面系、無砟道床及鋪軌等施工打下了堅實基礎。
該標段由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與中鐵二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體承建,成功架設的首榀預制箱梁位于文洞河特大橋38-39號墩間,梁體全長32.6米,梁體重量約600噸。其中,架設預制簡支箱梁涉及本線燕湖新城西特大橋、青欖海特大橋、北江特大橋、飛霞山預留站大橋、文洞河特大橋、職教城特大橋共6座橋梁、466榀,采用一套900噸分體式架橋機架設方式施工。首榀預制箱梁架設完成后,將陸續架設剩余的465榀,力爭明年年底前完成全部箱梁架設。
此次施工位于省道S354道路上,施工現場附近多有村莊、學校、企事業單位等,交通疏導及架梁大型設備安全管控壓力大。為降低對周邊居民的影響,架梁前,參建各方對周邊環境進行了詳細調研,綜合考慮施工影響因素、重大風險源等情況,并編制了架梁專項施工方案,確保了架梁施工安全有序推進。此次順利完成首榀梁架橋機架設。
廣清城際北延段(清遠站至省職教城站)全長19.737公里,設車站4座,分別為燕湖新城、清遠東、飛霞山和省職教城,是廣清城際的一部分,速度目標值200公里/小時,項目建成后將為清遠全面對接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實現“軌道上的廣清一體化”發揮重要作用。
(注:以上車站名稱僅為工程暫定名稱,標準站名應以市政府批準公布為準。)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