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11月8日)從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重慶建設指揮部獲悉,11月8日13時46分,隨著55239次檢測車從珞璜東站駛出,標志著由中鐵二院設計的重慶鐵路樞紐東環線開始動態檢測,進入工程驗收關鍵階段,線路開通運營開始倒計時。
重慶鐵路東環線沿線經過江津區、巴南區、南岸區、江北區、渝北區、北碚區6個區,串接了團結村中心站鐵路物流基地、重慶江北機場航空物流基地、南彭貿易物流基地及東港港區等“三基地一港區”。線路南起渝貴鐵路珞璜南站,向北經珞璜東、南彭、重慶東、迎龍、廟壩、龍興、統景、古路、水土,止于磨心坡北場,全長約159公里,設計時速160公里,為客貨共線雙線電氣化鐵路,設置橋梁85座,隧道49座。2016年12月28日先期段開工建設,2017年4月30日全線開工建設,2022年8月30日正線鋪軌完成,2022年11月8日進入動態檢測階段。
據了解,重慶鐵路東環線建成通車后,把重慶市主城外圍各工業組團、物流基地串接起來,將提高貨物集結與分撥的效率,加快與外界的貨運交流;沿線各站可與城市軌道交通、地面公交等交通方式便捷換乘,實現沿線組團間、組團與城區間的快速客運交流,是主城區東部槽谷地帶、中梁山西側南北向城市快速通道;同時本線串聯了重慶東、重慶北、江北國際機場等綜合交通樞紐,可為節點客流轉換提供快速客運通道;線路建成對于完善重慶鐵路樞紐布局,提高運輸組織靈活性,滿足沿線工業企業物流運輸需求,引導城市向外拓展,緩解主城區交通壓力,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方便市民出行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
據了解,動態檢測是鐵路開通運營前的重要環節,是工程靜態驗收合格后,采用檢測列車和相關檢測設備,在規定測試速度下對全線各系統進行的綜合測試,包括檢測相關系統間的接口關系,對各系統和整體系統的調試優化,使系統功能達到設計要求,為開通運營提供科學依據。
鐵路部門提醒沿線群眾和單位,進入動態檢測后重慶鐵路東環線全線實行封閉隔離管理,所有未經許可進入線路、侵入限界的行為均屬違法行為,鐵路公安機關將依法嚴肅查處。同時,動態檢測期間列車高速運行,沿線群眾切勿在線路附近放飛無人機、風箏等空飄物體,嚴禁做出任何危害鐵路運輸安全的行為。(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