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由中建三局承建的渝黔復線高速公路連接道工程樵坪山隧道全線貫通。至此,渝黔復線高速公路連接道工程3個隧道全部實現貫通,將為項目整體竣工打下堅實基礎。
▲渝黔復線高速公路連接道工程樵坪山隧道效果圖
作為我市重點項目,渝黔復線高速公路連接道工程屬于成渝高速擴能通道的一部分,起于渝黔高速擴能項目,穿越鹿角片區、樵坪片區,止于渝黔復線外環忠興互通。
渝黔復線高速公路連接道工程不僅為我市中心城區東部新增了一條東西向貫通的快速通道,也是成渝高速、渝黔高速與中心城區“兩環十射”高速路網有機結合的重要環節。該工程建成后,向東可分流內環快速路南半環的交通壓力,向西分流中梁山隧道、白市驛隧道以西的交通壓力,全力助推重慶市主城都市區互聯互通,加快推進主城都市區高質量發展。
▲11月8日,渝黔復線高速公路連接道工程樵坪山隧道全線貫通
渝黔復線高速公路連接道工程為城市快速路,長約10.7公里,設計時速每小時80公里。該項目建設內容包含互通式立交3座,分別為南泉立交、花地溝立交、鹿角縱三路立交,以及中、短隧道2座、特長隧道1座。
剛剛貫通的樵坪山隧道為雙向六車道,全長3.2公里,隧道左線全長3268米,右線全長3300米,屬于特長隧道,也是3座隧道中最后貫通的一座。
樵坪山隧道于2020年11月5日開始施工,開挖采用雙側壁導坑法、兩臺階法、CD法、CRD法進行施工,初期支護采用鋼拱架+鋼筋網+噴射混凝土等措施,二次襯砌采用模筑混凝土,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之間設防水層,投入大型設備16臺,采用全機械化施工。項目克服了隧道富水、圍巖薄弱、地應力大等復雜地質環境,翰林墳文物保護影響及疫情反復導致人員、施工、資源組織困難等重重不利因素,最終如期貫通。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