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地鐵3號線西北環明年實現“短軌通”
鋪設軌道。黑龍江日報記者 邢漢夫 攝
近日,哈爾濱地鐵3號線西北環上海街站主體順利封底,比原計劃提前15天完成目標任務。預計今年12月末完成西北環11座車站主體結構和剩余所有區間隧道施工任務,明年實現“短軌通”。
上海街站是地鐵3號線西北環最長車站,全長470米,距離松花江僅165米,地層為富水砂層,地下水豐富,地表水位高,有19個風險源,31處施工難點,這些無疑增加了施工作業難度。面對諸多施工難題,哈爾濱地鐵集團與項目部反復優化施工方案,因地制宜建立了一整套施工管理辦法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搶抓施工黃金期,目前,地鐵3號線西北環施工正酣,其中北馬路站、人民廣場站、河松街站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靖宇五道街站——北馬路站區間已經實現雙向貫通。為提高施工效率,各施工單位采取交叉作業、倒班作業、聯動作業的方式加緊建設。
為有效應對地鐵3號線西北環大部分車站施工場地狹小、交通擁擠、施工空間不足的問題,地鐵建設團隊采取了新型建造方式進行施工。
記者在北馬路站看到,施工人員將工廠預制件進行一個簡單的混凝土澆筑,就完成了一面側墻的施工。施工人員告訴記者,側墻建筑構件,均在工廠通過自動化加工和定型化限位措施預制完成,現場僅需用混凝土澆筑方法進行“拼接”,既節省近半工期,又降低施工對場地面積的需求,成為應對施工難點的有效方法之一。
哈市剩余工程施工期不足兩個月,哈爾濱地鐵建設進入全面提速階段,目前,3號線西北環部分車站陸續鋪軌。記者在北馬路站鋪軌現場看到,一臺吊車正在將組裝好的軌排垂直放落到距離地面20多米深的井底,小型叉車配合將豎向狀態的鋼軌牽引至平放狀態,最后通過叉車運送至施工作業面,每一步施工都需要精準地配合和操作,才能保證鋼軌順利到達鋪軌區。
“為了減少地鐵運營列車行駛過程對周邊居民和建筑的影響,提高電客車舒適性,地鐵3號線軌道鋪設采用了國內領先的鋼彈簧浮置板減振降噪措施,能減小噪音15分貝以上?!敝薪欢諫D-2標項目經理姜軍告訴記者,把軌道道床的基礎和列車運行的軌道通過彈簧隔開,使列車和軌道“浮起來”,可以達到最佳的減震降噪效果。軌道澆筑完成后,每節25米的鋼軌接頭處為整個軌道最薄弱的部分,對于行車速度及乘坐舒適性都有極為不利的影響,對此他們采用國內先進的焊接技術對軌道連接處進行無縫焊接,從而使電客車運行時軌道噪音更小。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