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軌道產投集團下屬成都軌道交通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牽頭研發的“隧道三維巡檢系統項目”經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專家組初審、復審榮獲第五屆全國設備管理與技術創新成果一等獎!
據了解,全國設備管理與技術創新成果交流大會是由中國設備管理協會主辦的中國設備管理與技術創新領域年度盛會,每兩年一屆。大會的主題設置和議題選定緊扣國家經濟發展政策、圍繞中國設備管理趨勢動向,是業內人士梳理中國設備管理階段性發展成果、共商設備管理發展前景的高端會議,也被業界譽為設備管理創新的風向標。
01這是一項什么樣的創新成果?
成都軌道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成都軌道集團下屬全資二級子公司,主要承擔成都軌道集團在軌道產業及裝備板塊的核心業務。自2018年成立以來,聚焦智慧城軌建設,以建立完善的軌道交通全生命周期智能運維平臺為目標,圍繞軌道交通市場需求和技術前沿,不斷提高車輛、信號、橋梁、隧道等數字化和智能化運維水平。
經過三年的技術攻關,成都軌道產投集團成功研究開發出了隧道三維巡檢系統。
該系統安裝在軌道車輛上,通過采用高精度傳感、三維激光掃描、組合導航等先進技術,能夠跟隨車輛進行拍攝,從而快速、準確地鎖定隧道問題點,宛如一雙靈活、智能的“眼睛”。
這樣,搭載了隧道三維檢測系統的軌道交通綜合檢測車、作業車、電客車……都變身為智能列車,別看這小小的系統其貌不揚,它能對途經隧道及隧道附屬設施進行全面體檢:
隧道表面是否滲水、掉塊?隧道輪廓是否有超限、變形?隧道管線、線纜支架是否存在異常?所有缺陷都難逃它的“火眼金睛”。
該系統為城市軌道交通隧道智能巡檢提供了先進的檢測手段,有效提高了隧道巡檢效率,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02成果的創新點有哪些呢?
隧道三維檢測系統著力于解決當前傳統隧道檢測耗時長、易漏檢、效率低等痛點問題,具備實時、動態、全方位、高精度、高效率檢測特點。
實現全方位檢測
采用全新技術大幅提升軟件與硬件設施條件,搭建起多視覺的全方位測量系統,使得各種維度的圖像拍攝更加精準,從而全面檢測到隧道內各類問題。
實現實時、動態檢測
系統充分結合先進的編碼器及攝像技術,實現多相機同步、實時、動態檢測,解決了在隧道中采集的圖像被壓縮或拉伸問題。
實現高精度、高效率檢測
系統采用高精尖技術——慣性導航系統(是以陀螺和加速度計為敏感器件的導航參數解算系統),消除了車輛在運行過程中由于振動導致的檢測誤差,有效提升了檢測精度。
03都取得了哪些效果?
該系統于2020年5月在成都地鐵成功落地應用,為地鐵建設提供了更加優質、高效的技術和服務。
提高識別隧道隱患率
經過多次測量表明,該系統隧道表面自動檢測識別率不小于90%,裂紋自動正確識別率不小于95%,其中高清成像模塊對滲水、掉塊、螺栓缺失的檢出率均在85%以上。
以上數據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它能在拍攝的百萬張圖像中快速、準確找到缺陷數據,并配合機器學習算法,大幅提高識別率,改善以往隧道成像軟件在大量圖形中難以發現有用數據的局面。
提升隧道巡檢工作效率
系統的三維點云成像模塊可迅速、精確判別隧道水平直徑、橢圓長軸、橢圓短軸、橢圓度等指標,提升了隧道巡檢工作效率。
系統上線后,區間隧道月度巡檢時間、人工成本及相關費用可壓縮80%,缺陷巡檢精度提升60%,缺陷整改時效性提升30%,為實現軌道交通運營維保智能化、信息化提供了技術支撐。
04堅定不移推進創新驅動發展
堅定不移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筑牢現代化成都建設的動能支撐,在以創新驅動產業方面,成都軌道產投集團的腳步從未停歇,著力于推動智慧城軌創新技術應用和發展,加速構建完整的軌道交通產業生態。
截至今年6月,已先后成功培育孵化了全球首臺/套地鐵線路巡檢機器人、弓網在線監測裝置、接觸網懸掛狀態智能巡檢系統、長壽命高可靠盾構刀具等20多項成都“智”造新技術,獲得專利32項、軟件著作權2項,4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創新技術就地就近產品化、產業化探索出了新路子。
當前成都軌道交通產業已形成涵蓋科技研發、勘察設計、工程建設、裝備制造、運維服務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并建成全國五大軌道交通零部件配套基地,形成了“一校一總部三基地”產業空間布局,為下一步的產業能級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創新是第一動力”軌道交通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技術的不斷推陳出新。后續,成都軌道集團將圍繞成都市產業“建圈強鏈”行動部署,持續加大創新技術布局,加快推動創新成果落地應用推廣,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為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成都軌道交通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技術支撐。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谑械墓粨Q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