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國集團領導人巴厘島峰會期間,印度尼西亞的雅萬高鐵建設成果進行了首次展示。這條高鐵線路連接著印度尼西亞的首都雅加達以及第四大城市萬隆,其全長為142.3公里,設計時速可以達到每小時350公里。雅萬高鐵是印度尼西亞,也是整個東南亞地區的第一條高鐵,過去這兩個城市的通勤時間需要三個多小時,在雅萬高鐵建成通車之后,其時間將會縮短到40分鐘左右,這是“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印尼兩國務實合作的標志性項目。
(由中國制造的動車組行駛在雅萬高鐵試驗段線路上)
事實上雅萬高鐵的項目規劃早在2005年就已經啟動了,當時日本還在高鐵上擁有一定的技術優勢,要知道我國第一條高鐵2008年才開通,和日本相比我國在這一領域技術成熟要晚得多,不過最終還是由我國拿下了雅萬高鐵項目,這條鐵路在2018年6月全面動工之后,雖然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導致工期有所延誤,但是總體的完成進度依然要遠遠超過日本的投標方案,讓世界認識到了什么叫“中國速度”。
(雅萬高鐵線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雅萬高鐵屬于合資項目,其中印度尼西亞出資60%,而我國出資40%,權益則是由兩國共享的。這是中國高鐵從技術標準、勘察設計、工程施工、裝備制造,到物資供應、運營管理和人才培訓等全方位整體走出去的“第一單”。更重要的是,雅萬高鐵的建造將會幫助我國在東南亞高鐵網絡輸出高鐵建造標準和話語權。
不僅僅是雅萬高鐵硬核,助力這條高速鐵路建設的巨型盾構機更硬核,在全長142.3公里的雅萬高鐵上,最為重要的工程毫無疑問就是雅萬高鐵一號隧道。該隧道全長為1885米,最大埋深26米,盾構段長度為1469米,這還是我國企業在海外承包建設的第一條高鐵盾構隧道,而專門用于該隧道建設的盾構機刀盤直徑為13.19米,長度為101米,重量高達2600噸。
(用于雅萬高鐵1號隧道的盾構機于2018年9月下線)
這臺盾構機在2018年九月份正式建造完畢并且下線,2019年一月份該盾構機運抵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2020年12月15號,雅萬高鐵一號隧道就實現了貫通。這臺盾構機在剛出口的時候,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直徑的泥水加壓平衡盾構機,在使用過程中,還創造了海外超大直徑盾構機單月掘進322米的紀錄。
(盾構機刀盤)
過去我國進行工程建設的時候,長時間使用的都是來自德國和日本的盾構機,但是863計劃開始之后,中國廠商奮起直追,目前已經實現了占據絕大部分國產市場,并且大量出口到國外。在打破了外國對大型盾構機的壟斷之后,國際市場上的類似產品大幅度降價,徹底實現了盾構機的“白菜化”。如今,我國的中鐵裝備、鐵建重工、三一重工、北方重工等等,都有設計制造大型盾構機的能力。
(東南亞高鐵規劃)
值得一提的是,雅萬高鐵是中國350公里高鐵首次全系統輸出,其所有的技術設備,如變電系統、鐵軌等都來自我國,建成后采用中國標準的CR400動車組。這條高速鐵路未來無疑會成為我國高鐵技術在海外的標桿,對于繼續拓展東南亞市場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老鐵路已經開通)
除了雅萬高鐵之外,中老鐵路已經開通,中泰高鐵一期正在修建中,中泰高鐵二期也規劃完畢,馬來西亞大概率也會成為中國高鐵的主要用戶之一,中國高鐵正在東南亞遍地開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世界上會有更多的國家享受到中國高鐵帶來的便利。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