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jié),在天水市三陽川隧道及引線工程的施工現場,建設者們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強大動力,緊扣時間節(jié)點,狠抓工程質量,全力推動項目建設“加速度”,奮力沖刺年底通車目標任務,以實干實績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實。
在三陽川隧道及引線工程隧道進口匝道處,交通護欄已安裝完畢,施工人員正在施劃室外道路的交通標線;在隧道管理中心施工現場,主體結構已經完成,施工人員忙著安裝窗戶玻璃、裝飾主體外墻、鋪設室內地磚……
據三陽川隧道及引線工程工區(qū)負責人王興介紹,無論是隧道管理中心的裝飾裝修工程,還是圍墻的基礎工程,施工人員都在加緊施工。“隧道管理中心的墻體砌筑、內墻抹灰、屋面防水施工已經完成,正在進行裝飾裝修工程,整體施工量已經完成了70%。”王興說。
走進隧道,只見明亮的隧道內,腳下嶄新的黑色路面、白黃色的交通標線標識,頭頂裝飾的“藍天白云”,與隧道兩側黃色墻面相互映襯,一直向北延伸。施工人員正在對指示標牌、照明設施等進行最后的收尾檢修和完善。
出了隧道,便是麥積區(qū)花牛鎮(zhèn)巧河新村附近。王興指著兩座收費站介紹說,收費站雨棚主體已經完工,目前正在進行裝飾裝修施工;收費島、收費站房主體結構及裝飾裝修工程均已完成,現正在進行附近區(qū)域的道路硬化及圍墻基礎施工。
三陽川隧道及引線工程總投資額15.24億元,目前已完成總投資的98.82%。路基、隧道、路面、橋涵、消防工程均已完成,安防工程已完成95%,機電工程已完成90%。
“這個工程是我市為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發(fā)展機遇而實施的省列重大項目。我們把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項目建設、施工現場,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鉚足干勁,沖刺年底通車目標,為加快天水城市建設貢獻力量。”天水三陽川隧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程炳偉說。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fā)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tǒng)(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fā)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jiān)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tǒng)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tǒng)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qū)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