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深圳地鐵建設迎來新里程碑。地鐵12號線、6號線支線正式投入運營,全市地鐵運營里程數達到529公里。深圳軌道交通正式邁入“500公里時代”。
地鐵是現代化城市的交通脈搏,是城市發展的強勁引擎。18年來,深圳從無到有,步步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從一期20余公里起步,到如今16條地鐵通城,地鐵線網密度位列我國內地城市第一,成為中國軌道交通最便捷之城。建地鐵就是建城市,深圳地鐵版圖的高速拓展,也推動了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四通八達的“地下之城”成為深圳國際都會的活力“標簽”。
兩條新線今日開通
今日開通的兩條地鐵新線分別為:貫通南山、寶安兩區的地鐵12號線,位于光明轄區內的6號線支線。
地鐵12號線線路全長約40.54公里,采用全自動運行模式,設計最高運行速度80公里/小時,設車站33座,其中,換乘車站多達20座,開通后可以實現與地鐵1、2、5、9、11、20號線的換乘。12號線串聯了前海、南山、寶安等多個片區,是深圳地鐵四期開通線路中站點最多、附屬工程最多、換乘站點最多的線路,是名副其實的“換乘大王”。
地鐵6號支線全長6.13公里,設計速度達120公里/小時。設光明、圳美、中大、深理工4座車站,線路起自光明站,止于深莞邊界,在光明站與6號線實現換乘,預留了東莞、深港合作區的延伸條件,是連接深莞的“學子通勤線”。
兩條新線投運后,深圳地鐵運營總里程將突破500公里大關,刷新至529公里新高度,推動深圳多層次城市交通網絡體系建設再上新臺階。
運營里程躍居全國第五
作為大灣區的核心引擎,深圳的軌道交通建設是支撐灣區協同發展的重要基石。近年來,深圳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一路高歌猛進,地鐵不斷刷新的里程數,凸顯著建設交通強國先行示范的軌道引領作用。
深圳于2004年開通首條地鐵線路,經過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工程的持續建設,截至目前,深圳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已躍居全國第五,線網密度達0.265公里/平方公里,地鐵網線密度居我國內地城市第一。
尤其在近年來,深圳不斷迎來地鐵開通和建設“大年”。2019年成為深圳地鐵建設的第一個“井噴”期,共有地鐵三期、四期工程的16條(含延長線,不含4號線北延段)約284公里項目同時在建,施工工點超過400個,創歷年之最;2020年,深圳一年開通6條地鐵新線、新增107公里地鐵線路,地鐵線路迎來增長數量最多的一年;2022年,地鐵11號線福崗區段、14號線、6號線支線、12號線、16號線(預計12月)陸續開通運營,新增里程總計128公里,將成為深圳歷史上地鐵新增通車里程最長的一年。
隨著新線不斷投運,深圳的城市軌道交通半徑進一步擴大。據了解,到2020年,深圳地鐵里程進入400公里,按照國際上將通車里程400公里作為世界級地鐵城市的準入標準,深圳已然躋身世界級地鐵城市。到2022年底,深圳地鐵運營總里程將達到546.85公里,地鐵運營里程再次飛躍,上升至全國第四位。
地鐵成為市民首選出行方式
地鐵線路的延伸,深圳人的生活軌跡和生活方式隨著改變。目前,深圳地鐵客流量位居全國第四,客流強度、通勤便捷性等指標位居全國第一。根據深圳地鐵集團的數據顯示,從2004年12月28日至今,深圳地鐵線網累計安全運送乘客達151.16億人次,安全運營6536天,全市公共交通分擔率達57.3%。根據2021年底的統計,深圳地鐵集團所轄11條地鐵線路全年日均客運量545.24萬人次,日均客運強度達1.41萬人次/公里,位列全國首位。
“地鐵改變了我的生活,自從家門口有了地鐵線,我日常就是綠色出行?!苯衲?7歲的深圳市民潘偉說。從上世紀90年代末起,潘偉就住在鹽田沙頭角的鵬灣花園,而工作單位在福田?!斑@么多年來,我最開始是坐公交,每天上班起碼3個小時耗在路上;后來買了私家車,自己開車單程也需要1個多小時,為了避開高峰期,早上還要提前出門;直到2020年家門口通了地鐵8號線,現在我從家里出發到單位,40多分鐘就到了,而且地鐵出行特別準時,再也不擔心路上出意外而遲到了,每天出門都很從容?!?/span>
地鐵已成為深圳人首選的交通出行方式。地鐵通達優化了城市交通出行結構,提升了城市公共服務的質量水平。深圳以軌道交通為核心的一體化公共交通體系已然成型。
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新格局
與此同時,軌道交通網絡不斷密織,推動深圳區域產業布局升級優化,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
2004年,深圳地鐵一期工程建成地鐵成為市民首選出行方式 通車,運營里程僅21.6公里,主要覆蓋原特區內中心區域。2011年,地鐵二期工程開通運營,軌道交通步入網絡化運營階段,地鐵線路開始覆蓋原特區外寶安、龍崗、龍華等區域。隨著地鐵三期6號線、四期14號線的建成通車,光明和坪山結束“無地鐵”時代,原特區外區域軌道廣泛覆蓋,軌道交通對促進城區一體化發展意義非凡。
在不久前被納入地鐵網絡的坪山區,14號線的開通運營帶來了交通瓶頸的突破,加速了坪山創新要素流動和匯聚,讓坪山產業發展更具活力。入駐坪山的健元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地鐵通車后,大大拉近了坪山與中心城區的距離,我們可以感覺到,人流、資金流、信息流加速融通,越來越多人被吸引來坪山,推動區域新興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span>
“軌道交通建設為城市外圍組團中心與中心區的聯系提供經濟、快速和大容量的交通服務,為原特區外地區提供高強度開發的條件,有力地促進開發建設,引導形成寶安中心區、龍崗中心城、龍華新城、大運新城、光明新城、坪山新城等城市副中心,極大地推動特區內外的一體化進程,促進了深圳城市布局結構優化?!敝袊ㄉ钲冢┚C合開發研究院研究員宋丁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
軌道交通發展強力推動、支撐著重點片區、城市更新、產業片區的建設。根據深圳市城市發展戰略,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要求,我市規劃了一批戰略規劃區、產業基地和集聚區等重點發展區域,地鐵四期工程建成后所形成的網絡,實現了光明、坪山、龍華等重點發展區域軌道覆蓋,服務產城融合發展戰略,促進原特區外產業轉型升級,跨界引領深圳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谑械墓粨Q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