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地鐵6號線何時載客運營、7號線建設情況如何?天氣熱起來了,地鐵車廂空調怎么還沒開呢?日前,長沙市12345政務熱線舉辦“領導接聽日”活動,長沙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周曉明接聽市民來電,就市民關心的軌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便民服務措施等一一為群眾釋疑解惑,及時回應市民訴求。
“地鐵6號線去年底已經試運行,為什么還沒有正式運營,我們什么時候才能乘坐?”一位市民提問。
?“目前6號線全線土建部分施工已基本完成,正進行裝修、機電設備安裝和調試的掃尾階段,預計今年6月份將實現載客初期運營。”周曉明表示,將持續提升優化各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和可靠性,確保以最優狀態投入正式運營。
地鐵7號線的建設也頗受市民關注。周曉明介紹,7號線一期工程(云塘站—五里牌站)全線16個站點,15個站點已圍擋正在進行交通疏解、管線遷改、綠化遷移工作,其中環保大道、萬芙南、汽車南等6個站點正在進行圍護結構施工,將全力加快建設,爭取2027年實現初期運營。
“您好,現在天氣已經熱起來了,請問地鐵車廂什么時候會開空調呢?“來電中,市民提出了疑問。
“列車空調是根據隧道和車廂溫度自動運行的,當隧道和車廂里面超過一定的溫度,空調就會自動進行制冷。”周曉明進一步介紹,地鐵列車的空調有三種工作模式:制熱、制冷和通風,這三種模式是根據隧道和車廂的溫度自動進行切換的。比如冬季,當隧道和車廂溫度都低于一定溫度時,列車空調就會啟動制熱模式。夏季時還根據乘客需求,對列車不同的車廂,分了強冷和弱冷兩種模式,強冷車廂比弱冷車廂的溫度要低一些。乘客可以根據屏蔽門上的告示指引,選擇不同的車廂乘坐。不過,每位乘客有不同的體感,因此冷熱感受也會有所不同。當車廂溫度達到設定值時,空調就會進入通風模式。
長沙軌道交通秉承“人民地鐵為人民”的初心,通過連續8年開展“星地鐵·心服務”活動,優化了互聯網購票和導向標識,設置了強弱冷車廂、愛心車廂、母嬰室、便民充電裝置,乘車體驗更加人性化;從開通至今先后進行了17次提速,高峰期行車間隔壓縮至如今的3分18秒,等車的時間減少了;由單線到如今的全面網絡化運營,運營服務時間多次延長至晚上零點,同時也優化了公交接駁線路,打通服務市民乘客“最后一公里”,給市民出行帶來更舒適的體驗。
據了解,長沙軌道自2014年首條地鐵線初期運營以來,目前已建成運營7條(段)線路,總長度161公里,實現了主城區“六區一縣”地鐵運營全覆蓋,成為全國第8個地鐵客運量反超地面公交的城市,客運強度穩居全國前六,地鐵已成為市民出行的首選。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