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當地時間12月7日,隨著機器的轟鳴,刀盤緩緩轉動,由中鐵二十一局參建的菲律賓卡利瓦大壩項目“茉莉號”雙護盾硬巖隧道掘進機成功始發。
始發現場
卡利瓦大壩項目位于菲律賓黎剎省,作為中菲兩國元首共同見簽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是菲律賓“大建特建”計劃旗艦項目之一。中鐵二十一局承擔全長21.495公里的引水隧洞及相應附屬工程施工,是該項目的重點控制性工程。其中,盾構掘進長度約17.5公里,穿越13條斷層破碎地,局部地段為巖溶發育區,存在溶洞、涌水、突泥,構造裂隙較發育,圍巖結構軟弱,易發生變形破壞。
組裝現場
此次始發的“茉莉號”由鐵建重工自主研發生產,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首臺出口菲律賓的硬巖隧道掘進機。該盾構機開挖直徑4.8米,裝機功率3800千瓦,總長372米,總重1000噸,是名副其實的“鋼鐵穿山甲”。
針對隧洞不良地質,參建人員改變傳統的鉆爆法隧道施工方式,創新使用雙護盾硬巖隧道掘進機,綜合運用該設備超高壓脫困推進系統、掘進機超前鉆探及超前地質預報系統等先進技術進行施工,加快推進項目優質、快速、高效建設。此外,他們還按照“早探明、預注漿、快封閉,先堵后排,有節制排放”的施工方法,做好超前探測及預處理,以封閉堵水為重點,采用帷幕注漿固結、超前預支護、限流灌漿等方式,防止涌水突泥,提高洞室的穩定性。
完成下線驗收
自2021年6月上場以來,中鐵二十一局參建人員克服新冠疫情影響、當地施工生產資源匱乏、工程施工標準不同,以及熱帶雨林氣候等困難,協助業主完成隧洞出口盾構機始發點征地、現場勘查等。為實現業主對盾構機始發節點要求,中鐵二十一局相關負責人帶隊常駐項目現場,從國內抽調精兵強將,加強專業技術力量,督促跟蹤各類施工許可辦理進程,推進市政大電接入,加快盾構機拼裝速度和管片生產進度,與當地材料設備供應商建立互信合作關系,創造小型工器具、零配件等緊急采購條件,有力有序推動項目施工生產。
據悉,卡利瓦大壩作為菲律賓新百年水源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庫設計容量為5700萬立方米。建成后將向菲律賓大馬尼拉地區每日供應60萬立方米生活用水,徹底解決大馬尼拉地區缺水問題,具有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