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重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社會穩定風險分析篇章和評估報告編制大綱(試行)的通知》(發改辦[2013]428號)和《福建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重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暫行辦法的通知》(閩發改投資[2013]826號)等文件要求,福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24~2029年)開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現將該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相關事項公示如下:
一、項目名稱及概要
項目名稱:福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24~2029年)
本期建設規劃共5個項目,包含3號線一期、4號線二期、6號線西延、8號線和S1線一期工程,以及配套的車輛段、停車場、車站、主變電所等相關工程,線路總規模約138.1km。本規模為征求意見稿,以最終批復內容為準。規劃線路情況如下:
(1)3號線一期:南北向骨干線,北起戰坂站,南止武山站,連接鼓臺晉老城區、倉山區和高新區,線路長約32.4km,設站23座,全地下線,新建1座車輛段和1座停車場,及1座主變。
(2)4號線二期:與在建一期工程貫通成環,起于帝封江站,止于半洲站,服務烏龍江北岸,線路長約13.3km,設站8座,全地下線,未新增場段和主變電所。
(3)6號線西延:連接福州主城和濱海新城的地鐵快線,起于洪塘站,止于潘墩站,服務閩江南岸,線路長約14.4km,設站10座,全地下線,新建1座停車場,除利用一期新興、萬壽2座主變電所外,改造F1線東升主變電所。
(4)8號線:東西向骨干線,西起閩侯青岐站,東止福州火車南站,連接閩侯縣、福州主城和三江口副中心,線路全長42.2km,設站26座,全地下線,新建1座車輛段和1座停車場,及1座主變。
(5)S1線一期:市域骨干線,祥謙至福州火車站段擬與F1線共線運營,新建工程起于祥謙站,止于福清站,途徑東南汽車城、福清市區,線路長約35.8km,設站9座,其中閩侯祥謙、青口段以高架為主,含高架車站4座,青口至福清為山嶺隧道,進入福清市區以地下為主,含地下車站5座,高架段長約 15.9km,地面段長約 1.9km,山嶺隧道長約 11km,市區地下段長約 7km,新建1座車輛段和2座主變電所。
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主要工作程序及內容
1.制定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方案;
2.收集本項目相關資料,包括規劃調整文件,社穩分析篇章;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和相關規劃;項目前期審批相關文件;媒體輿論情況等;
3.實地走訪與調查,采取問卷調查、公示、與利益相關群眾進行談話交流對他們的態度及意見進行收集;走訪當地政府相關部門,收集本項目信息公開,公眾意見,政府態度等情況的資料;
4.根據實際情況,全面評估認證;
5.確定社會穩定風險等級;
6.編制本項目風險評估報告。
三、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
本次公示主要征求內容包括:
1.您對本項目建設的態度?(說明支持和反對的理由,以及對本項目的意見或建議)
2.您對本項目所在地交通情況、環境質量現狀,有何看法?
3.您認為本項目可能存在的社會穩定風險因素(如征遷政策、補償標準制定、環境影響、技術方案等)是什么?
4.您認為本項目建設對您的生活質量有何影響?
5.您認為本項目建設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有哪些?
6.您對本項目社會穩定風險防范化解措施有何建議?
四、公眾提出意見的時間
自公示之日起10個工作日之內。
五、公眾提出意見的主要方式
公眾可向建設單位、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單位以信函、電話、郵件等方式反饋意見和建議。
評估單位將在風險評估報告中真實反映公眾意見和建議,并向建設單位和政府主管部門反饋。
我們的聯系方式是:
公示單位:福州市地鐵建設指揮部
聯系地址:福州市臺江區達道路156號
聯 系 人:溫工
聯系電話:0591-86308367
郵 ?箱:fzmtrzgs@fzmtr.com
評估單位:海峽(福建)交通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聯系地址:福州市臺江區交通路43號
聯 系 人:王工
聯系電話:0591-83323025
郵 ?箱:lj840022188@163.com
2022年12月9日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