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了!通了!”12月13日上午10時,隨著一聲響動,市級重點工程金鳳隧道工程(中心城區段)左洞歷經500多天奮戰順利實現貫通,這是繼11月25日右洞貫通后,左洞實現提前68天順利貫通。標志著金鳳隧道主城區段施工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為全線順利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建設現場
金鳳隧道工程(中心城區段)項目位于璧山區與高新區境內,全長6.1km,主要工程含金鳳隧道3000m、主線段路基2006m,主線橋1093m,隧道地質環境復雜,含突泥涌水、斷層、煤窯采空區、瓦斯、軟弱圍巖大變形、下穿農家樂、魚塘等不良地質及施工條件,給項目建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項目前期,在重慶高新區、璧山區的大力支持下,順利完成施工用地保障工作,為項目建設施工進場掃清了障礙。為破解項目施工難題,確保隧道的施工安全質量,項目業主單位城投建設公司協同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參建各方,聚力攻堅,采用“機械化、專業化、信息化”等手段做支撐,做到“通風可靠、監控到位、制度落地、管理到位”。
施工中采用地質雷達、TSP、超前水平鉆探等先進科學探測手段,實時準確掌握掌子面前方地質狀態。同時,開展洞內監控量測及地表觀測,及時調整工藝工法,采用控制爆破、機械開挖等多種開挖方式,盡可能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確保施工安全順利展開。
特別是進入四季度來,項目正處于攻堅階段,面對防疫形勢,在市發改委、市住建委和市城投集團的精心指導下,城投建設公司對進場人員、車輛實行閉環管理,聯合參建各方全天實時跟蹤項目進展,上報市級部門協調混凝土、鋼材等原材料運輸難題,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管超前、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快封閉、勤測量”原則,倒排工期節點,確保工程安全、質量、環水保、成本管控、進度同步推進,確保項目安全有序推進。
金鳳隧道工程是主城路網體系中的“東西向大通道”的重要一環,是中心城區西部骨架路網中的結構性大通道,為城市主干路,雙向六車道,全線設計速度為60km/h。項目建成后,將緊密聯系起璧山與繞城高速、以及璧山與主城的通道,能有效緩解璧山隧道、成渝高速中梁山隧道通行壓力,進一步縮短璧山區同城化的時空距離,對完善重慶市西部快速路網骨架、助力西部(重慶)科學城高質量發展、助推成渝雙城經濟圈社會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