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15時,隨著最后1方混凝土澆筑完成,寧波軌道交通7號線貴駟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成為7號線繼先行站點后首個實現車站主體結構封頂的車站。
據悉,該站于2022年4月26日開始圍護結構施工,項目團隊持續優化工籌,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從開工到主體封頂歷時不到8個月時間,是寧波軌道交通建設以來單體主體結構施工最快的車站。
提前謀劃 多方統籌促開工
貴駟站主體結構為地下二層結構,采用明挖順筑法施工,車站長202米、寬18.3米、深16.7米,圍護結構采用地下連續墻結合5道支撐的形式。
貴駟站項目于1月完成招標,為迅速打開作業面,跑出7號線建設加速度,項目團隊隨即開始全力推進綠化遷移、交通導改、管線改遷等前期各項準備工作。同時積極對接社區、街道、交警等屬地部門,持續優化施工方案。在4月5日完成交通疏解后,又在4月25日完成了除受管線影響外的所有導墻施工,從圍擋封閉到地連墻開工僅僅用時20天。
自4月26日開工以來,項目團隊以“只爭朝夕、昂揚奮進”的姿態戰疫情、搶工期,在保證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高效推進車站主體圍護結構施工,為確保結構封頂奠定了基礎。
科學組織 ?24小時施工保封頂
貴駟站自開工以來,始終保持以“多點多組多面”的方式進行24小時不間斷作業。在項目高速推進的關鍵時期,項目團隊以“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誤不起”的精神為指引,以“立功競賽”為主線,以“大干一百天”主題活動為契機,豐富競賽內容,活躍競賽形式,營造大干氛圍,激發創先爭優熱情,促進項目生產。
項目團隊通過加快工序轉換與銜接,優化施工組織,細化節點任務等手段,根據季節和施工節點變化科學制定克渣土、進人員、上設備等措施,有力推動工程進度。在地連墻施工期間,采用2套成槽機,2個鋼筋加工平臺,投入100人,做到12天搶出圈梁、砼支撐,日均出土2000立方;在主體結構施工期間,日均配備5臺吊車、200名作業人員,為快速實現主體結構封頂提供了有力保障。
當前,寧波軌道交通正處于第三期建設規劃項目和市域鐵路項目實施“穩進提質、大干快上”的關鍵時期,貴駟站主體結構的順利封頂,也為后續7號線盾構始發創造了有利條件。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