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地鐵4號線金牛山站至洪塘站區間(以下簡稱“金洪區間”)左線盾構(靠近閩江上游)順利接收。自此,福州地鐵4號線左線全線貫通,朝著4號線全部貫通邁出了關鍵一步。截至目前,4號線全線隧道已完成98.8%。
17日,水流湍急的洪山橋段,一艘500噸位的江面隨行大型施工保障船安靜停泊。“江底盾構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這在國內尚屬首次。”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福州地鐵4號線1標盾構經理樊俊松說,2021年4月11日地鐵盾構始發,至今年1月11日洞通,4號線一期左線耗時640天,其中450天用于攻克僅長450米的穿江路。
“盲盒”般層出不窮的復雜地質、閩江暗流翻涌的水文條件,給項目施工帶來巨大的考驗。“金洪區間的復合地層破碎且軟硬不均,且多處巖脈區域常產生基巖突起,造成機體刀盤刀具磨損嚴重,我們不得不頻繁開倉作業,清除石塊、換刀。”樊俊松介紹,全過程累計損壞刀具140余把,工人輪班高壓進倉作業850余次,打撈石塊共計900余立方米。
“面對復雜的水下環境,每一天都可能遇到新問題、新風險,必須得十八般武藝輪番上陣。”樊俊松說,就在左線盾構接收前的20米處,盾構機還在下穿附屬風亭段遭遇長3.8米的輝綠巖孤石。
為了確保運營中的地鐵5號線和風亭段安全,施工方立即決定啟動新漿拌制系統,加注高分子材料,為巖石地層“輸血”,同時調整推進參數,精準控制沉降,24小時實時監測分析數據……經過施工隊伍兩天兩夜的堅守,順利“拿下”孤石,風亭段監測沉降控制在1毫米內。
金洪區間閩江段左線隧道成功貫通,右線隧道也加速進入新的攻堅階段。
“雖然兩條隧道相隔僅6米,但由于右線恰巧地處兩條斷裂帶交會處,在地下形成了3座最難啃、堅硬如鋼又支離破碎的大山,地質情況更加惡劣,施工難度更大。”樊俊松說。
“但是,左線貫通為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年前,我們全力克服作業人員不足的問題,對在崗人員進行合理調配、整合資源,確保春節期間不停工。”福州地鐵相關負責人說。
截至目前,福州地鐵4號線全線車站主體結構已封頂,盾構區間除金洪區間右線過江段外已全部貫通,全線隧道進度98.8%,鋪軌進度約96%,機電安裝及裝修施工進度約90%。電客車目前已到場17列,其中10列已完成動態調試。
右線盾構加速掘進,地鐵4號線各站點周邊道路修復工程也馬不停蹄地推進。4號線東街口站、省立醫院站至東門站區間、會展中心站等10個站點周邊主路恢復工作已于春節前順利完成。
除了公交站點位置的優化,本次道路恢復工程還涉及地鐵站點周邊的智慧燈桿建設、的士停靠站優化、道路交通組織優化以及景觀設計等方面。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