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多年的亞太路過江隧道,終于即將落地了。近日,杭州市城鄉建設發展研究院完成《杭州市亞太路-袁富路-杭富沿江公路道路方案研究》,且通過驗收。該項目將在之江和富陽之間,再添一條過江隧道,并成為杭州快速路網體系內南部區域重要的“一橫”。
杭州南部將再添一條過江快速路連接富陽-之江-蕭山聞堰
亞太路-袁富路-杭富沿江公路,是富陽區至中心城區的重要快速通道,建成后將加快富陽區與之江新城、蕭山區的融合,同時有效分流之江大橋-彩虹快速路的流量,緩解交通壓力。
為什么要研究規劃這條道路呢?
之江與濱江蕭山之間,目前已建成的過江通道主要有之江大橋和袁浦大橋,但后者是繞城高速的一部分,要收取過路費,過江還要繞一個大圈。因此,大部分人都選擇從彩虹快速路之江大橋過江。
記者在晚高峰開車體驗,傍晚5點半,從富陽銀湖科技城出發,到之江大橋只要15分鐘,但到了之江大橋,只見橋面一片剎車燈紅,過江這一段至少花了18分鐘。
之江大橋的擁堵,甚至還間接影響了濱江的高架路網。
根據此前設計方案,亞太路-袁富路-杭富沿江公路快速路全長31公里。
在之江板塊,亞太路快速路從聞堰板塊亞太路向西延伸,下穿隧道過錢塘江后接上袁富路延伸道路,向西穿過之江雙浦,連接銅鑒湖大道向南,最后沿杭富沿江公路到達東洲板塊。
在蕭山區,亞太路快速路繼續向東延伸,經過03省道、蜀山路、風情大道、時代大道、中環、大橋路等道路。
在《杭州市綜合交通專項規劃(2021-2035)》中,亞太路快速路遠期還將繼續向東延伸,最終與寧波等地的快速路和高速相連接,形成一條杭州的東西主干道。
三條遠期規劃的過江通道,為什么率先啟動亞太路隧道建設?
其實,在杭州之江板塊遠期規劃中,共有3條過江通道,分別是梧桐路、軍師路和亞太路過江通道。
為什么率先啟動亞太路隧道呢?
從地理位置看,之江特別是雙浦東江嘴區域,是錢塘江杭州市區段中最窄的一段,從之江段江邊到對岸的亞太路,距離只有1公里,在此建設過江隧道,建造成本更低。
同時,這里也是杭州市區快速路網中最南的一橫,有助于未來杭州城市向南生長,加快城市與板塊整體發展,也是雙浦新區等板塊的重要交通配套。
亞太路快速路規劃過江后還將與時代大道相交互通,未來之江板塊居民沿此路出行,能很快進入時代高架。
杭州快速路網已達480公里
從2018年開始,杭州快速路網建設突飛猛進。截至目前,全市新建成45個快速路項目,全市快速路通車總里程達480公里(不含繞城高速),居國內城市前列。
在城東,錢塘快速路、江東大道快速路兩條快速交通走廊,承擔起了“城市東擴”的重要使命。
在城西,天目山路、文一西路、留石快速路、彩虹快速路西延4條東西向大動脈,共同構成了城西科創大走廊“一體兩翼”的“金紐帶”,串聯起大走廊區域重量級的產學研高地。
在城南,彩虹快速路、江南大道、時代大道、風情大道、通城大道南延,推動了江南副城深度融入主城區,實現“蕭濱一體化”發展。
在城北,莫干山路、秋石快速路、東湖快速路北延,推動城市有機更新和大城北建設。
目前,杭州繞城內,“四縱五橫”快速路網全面成型;繞城外,快速路網十城區全覆蓋,實現了“1小時交通時空圈”。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