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晚上六點,是下班的晚高峰時段,杭州地鐵站內換乘客流你來我往,“人氣很旺”。
“早晚高峰坐杭州地鐵,人明顯多起來了。”“我從高鐵站拖著行李箱都沒擠上地鐵,等了兩趟才擠上!”“熟悉的杭州回來了!”現場不少市民乘客紛紛表示,杭州地鐵客流明顯回暖,車廂“上座率”明顯增加,逐漸感受到杭州的煙火氣息,也在地鐵站里感受到了熟悉的杭州。
晚上6點,記者來到地鐵西湖文化廣場站,這里是1號線、3號線、19號線換乘的站點,感受地鐵晚高峰的“熱情”。
家住中山花園的范先生剛好從1號線下車,他說,“最近人真的很多,要形容起來就是‘左右為難’‘進退兩難’‘難上加難’,還有幾次感覺差點要擠不上去了。”同樣感受的還有劉女士,她家住在西湖區西溪濕地附近,每天要坐19號線轉3號線到同協路站,路上花費將近40分鐘,“車廂的人越來越滿了。”
西湖文化廣場站19號線站長張德亮介紹,該站的客流以換乘客流為主,早高峰集中在8點半到9點,乘客從19號線換1、3號線較多;晚高峰在18點左右,客流呈反向涌動,從市中心回余杭、蕭山等區域的人員居多。“最近每天客流量大概可達2萬人次左右,比節前增加了20%。”
在2、4、9號換乘站——錢江站,“您好,請問慶春廣場怎么走?”“您可以從前方樓梯口下,然后轉向黃色標識方向,往良渚方向坐一站就到啦。”站長斯麗娜一邊回答,一邊帶著乘客走到換乘口。
她表示,春節過后客流量一直呈上漲態勢,“從節后開始上班算起,整體流量上漲了近一倍,以通勤人員為主。”據了解,錢江站的早高峰從7點40分-8點50分左右,從9號線龍安方向至錢江路換乘2、4號線的人員居多,晚高峰從17點45分開始,持續1小時左右。
作為三大鐵路線樞紐的杭州東站地鐵站,地鐵6、19號線站長錢誠告訴記者,“春運高峰期,返杭務工的人員會比較多,臨近春運尾聲,隨著各大高校陸續開學,學生客流占總客流量的30%-40%。”在客流持續上升的同時,站點也推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如增派志愿者維持秩序和引導人群,同時,在閘機口也添加了鐵馬進行分流。
隨著春節結束,各行各業逐步返崗復工,早晚高峰期間杭州地鐵通勤客流持續回升,客流量一路狂飆,2月6日343.9萬人次、2月7日345.3萬人次、2月8日346萬人次、2月9日336萬人次、2月10日388.5萬人次……
其中,2月10日最高單日客流388.5萬人次,更是刷新了周五日常客流紀錄,同比去年增長178.3%。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天氣轉晴,各大高校開學,近期杭州地鐵客流有望再創新高。
去年,杭州地鐵開通了9段新線,實現了三期建設全網貫通,截至目前杭州有12條地鐵線路、262座運營車站,線網運營里程達516公里。據統計,2022年一整年四破客流記錄,2022年9月30日杭州地鐵線網最高單日客流達到398.62萬人次,刷新了歷史新高。
節節攀升的數據背后,是新一年城市蓬勃發展的動力。作為城市交通的“主動脈”,杭州地鐵動力不斷,去年11月杭州地鐵四期正式官宣,建設工程包括5條延伸線、3個新建線路,總長度152.9公里。今年這些項目將陸續動工,建成后,杭州市將形成669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