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記者探訪青島地鐵15號線施工現場獲悉,15號線已實現全面開工,截至目前,青島地鐵在建線路共10條、188公里,96個工區、248個工點已全部復工,1.3萬名建設者正奮戰在地鐵施工一線,三期規劃7條線路全面進入主體施工階段。
15日上午,在青島地鐵15號線下富區間(下王埠—富錦路)施工現場,三臺挖掘機,兩臺破碎機,一臺抓斗機正在始發井中緊張作業,始發井大棚框架已基本搭建完畢,不少工人正在最后的緊固工作。“這是15號線全線進度最快的標段了。”中國水利水電第六工程局青島地鐵15號線一標段一工區項目部盾構經理彭貴才介紹:“我們施工的工點是下王埠區間始發井,目前的施工任務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TBM始發井豎井的開挖,另一個是封閉大棚的安裝。目前總深度34米的始發井已經開挖到15米,今年6月底可以開挖完成,為盾構TBM等大型設備下井提供條件。”
除了下富區間,位于城陽的天山二路站進展迅速。中建二局地鐵15號線二標段四工區質量總監陳許明介紹,2月13日,青島地鐵15號線天山二路站《涉路工程建設許可證》獲青島市行政審批局批準,成為地鐵三期規劃中首個完成審批的項目,也是青島市首次審批地鐵站穿越和占用國(省)道工程項目。
“目前,青島地鐵15號線已實現基本全面開工,該線路首座暗挖車站富錦路站經過四個月的前期準備,正式進入開挖階段,按照籌劃該站本年度將實現車站拱部初支洞通目標;此次天山二路站涉國(省)道施工許可的辦理完成,確保了15號線建設工作的順利推進。”青島地鐵集團第二建設分公司業主代表張鵬介紹,為深入了解地鐵項目建設的實際需求,切實解決項目建設手續審批過程中的難點問題,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靠前服務、主動作為,會同青島市交通運輸局、青島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選派業務骨干成立專項工作小組,逐一破解地鐵站穿越和占用國(省)道施工許可中存在的深基坑施工、兩階段交通調流、施工周期長等難點堵點問題,將涉路工程內容細化、量化、優化,探索出一條依法依規、科學合理的審批程序,高效完成涉路手續的辦理,為加快后期其他地鐵涉路工程項目審批提供了經驗和借鑒。
據悉,青島地鐵15號線一期起于下王埠站,止于四方廠站,線路全長約30.8公里,設車站17座,串聯李滄核心區、黑龍江路沿線大型居住區、城陽中心、即墨職教城、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等重點發展組團,對進一步完善青島市中心城區交通網絡,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推動青島市軌道交通產業發展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線路建成后,將為重點組團的發展提供有力的軌道交通支撐,極大緩解黑龍江路沿線的交通壓力,提升居民的出行效率和服務水平,促進青島主城區一體化發展。
青島地鐵錨定“建設世界一流地鐵、打造一流城市投資建設運營商”目標,全面推進地鐵建設。目前,青島地鐵在建線路共10條、188公里,96個工區、248個工點已全部復工,1.3萬名建設者正奮戰在地鐵施工一線。青島地鐵三期規劃7條線路(2號線二期、5號線、7號線二期、8號線支線、15號線一期、9號線一期、6號線二期)全面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其中,2號線二期實現東川路站順利通過開挖條件驗收。5號線麥島站率先進入主體開挖施工,成為5號線首座進入主體施工的暗挖車站。5號線首個附屬工程——勝利橋站2號風亭開始基坑開挖。8號線支線大沽河博物館站順利完成首段底板澆筑,實現了青島地鐵8號線支線首座車站主體結構施工。6號線二期三遷一改工作進展初見成效,所有車站均已進場開始前期工作,部分車站已進入圍護結構施工階段。9號線一期工程華城路站順利通過開工條件驗收,成為全線首個通過開工條件驗收的車站。目前,9號線城子站至薈城路站已完成綠化遷移施工,正在進行管線遷改及調流路施工。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