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站里用了十多年的熒光燈,如今全部換新成更加節能的LED燈,不僅節省電力,車站也變得更亮堂了。記者從北京地鐵公司了解到,日前北京地鐵順利完成6號線一期20座車站公共區照明燈具節能改造工作。根據估算,僅此一項改造,每年能節約520萬度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141噸。
2月24日,在北京地鐵6號線車公莊西站,3000多支新換的筒燈將站廳扮靚。走進車站,明亮的光線讓站廳顯得更加寬敞。
6號線一期西起海淀五路居站,東至草房站,線路開通于2012年,運營已有十余年。“6號線一期所有車站均為地下車站,因此照明用電消耗比地面線更多。”北京地鐵公司機電分公司安全質量部盧澤泉介紹,為降低線路相關車站主導光源能耗,解決燈具老化等問題,提升車站整體照明效果,地鐵公司率先啟動6號線一期20座車站的公共區照明燈具節能改造工程。
由于地鐵6號線白天運營,施工只能在運營結束后和運營開始前進行,因而工作面臨作業區域大、任務量多、施工工期緊的困難。面對這種情況,項目部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反復對施工環境、作業流程等事項進行安全風險評估,并制定相應工作措施。同時,抽調維修部骨干員工參與監管任務,并開展培訓,保證施工安全。
據介紹,本次改造升級各類照明約6.4萬支,將普通熒光燈升級為LED燈,新更換的燈具具有光源亮度更高、顯色性更好、能耗更低的特點。同時,新燈具的使用可以大幅降低照明維修頻次,節省人工成本。此外,地鐵公司還堅持做到利舊,對拆除下來的燈具的可回收利用部分進行拆卸并作為備品備件。
為盡快完成換新任務,北京地鐵公司開啟多個作業面,同步在多個車站進行施工,今年1月份,地鐵6號線20座車站完成燈具換新工作。據介紹,北京地鐵公司將在總結6號線一期車站燈具節能改造經驗的基礎上,于今年推動開展7號線、8號線北段、10號線二期、9號線、6號線東延共5條線路車站照明燈具LED提級治理,提高車站照明照度,改善乘客候車環境,同時實現節能降碳目標,打造“節約型地鐵”。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