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8日,隨著履帶吊緩緩起升,無錫地鐵5號線永豐路站首幅地下連續墻鋼筋籠成功起吊,現場重20.5噸、長26.9米、寬6米的鋼筋籠完成翻身后平穩入槽,標志永豐路站主體圍護結構施工,車站進入大干階段。
永豐路站位于永豐路與紅星路交叉路口東南側公共綠地內,緊鄰紅星橋,燃氣、污水、電力等管線錯綜復雜。為順利完成前期施工,為主體圍護結構施工奠定基礎,無錫地鐵與市政單位、產權單位多方協調,共同推進管線遷改進度。項目現場,投入施工作業人員80余人、大型機械設備10余臺,錨定開工節點目標,迅速掀起大干熱潮,累計完成公共綠地內土方清表外運約17000多立方,場地硬化完成地坪澆筑14000多平米。此外,為消除施工風險,項目部及時制定安全、科學、合理的紅星橋保護方案,并第一時間組織專家評審,施作擋墻近100米。
無錫地鐵聯合黨建聯盟參建單位十九局,以黨建促生產,多次與周邊社區、學校聯系溝通,組織“錫鐵行”活動,建立護學崗,增強“鄰里關系”,切實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打造“打造最友好鄰居”。同時,還科學組織、錯峰施工,利用夜間車流量少時段多次對永豐路進行交通導改,確保地鐵施工對周邊交通影響降到最低,為永豐路站圍護結構順利開工營造良好氛圍。
01壓實責任,強化人員保障
對特殊工種落實資質檢查,不斷加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技術交底培訓,落實現場班組責任。
02優化方案,確保平穩可控
多次組織技術骨干結合現場勘測情況開展圖紙會審,反復研究優化各個環節和工序方案。
03加班加點,重點攻堅突破
組織一線班組科學生產,搶抓有效施工時間,確保成槽工效、槽壁穩定、垂直度控制、鋼筋籠制作及吊裝、混凝土水下澆筑等重難點,實現攻堅突破。
04全程跟蹤,確保萬無一失
管理人員靠前指揮,對材料進場、施工工藝工序執行逐級報驗,確保每道工序、每個環節萬無一失、精益求精。
截至當前,無錫地鐵5號線一期工程22個站管線遷改施工已全面展開,體育中心站、新光路站、永豐路站正在進行車站圍護結構施工。接下來,無錫地鐵將牢牢把握“安全、質量、進度”,持續推進生產任務清單化管理,強化現場管控,全面提升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水平,為無錫地鐵高質量發展貢獻建設力量。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