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廣州地鐵集團負責建設的白云機場T3交通樞紐軌道交通預留工程(以下簡稱“白云機場T3軌道項目”)廣珠(澳)高鐵區間超大直徑泥水盾構機“白云先鋒號”順利下線,標志著該項目廣珠(澳)高鐵區間工程建設將進入盾構施工階段。
“白云先鋒號”盾構機整機長度約115米,刀盤開挖直徑為14.31米,總重約4000噸,將應用于白云機場T3項目“兩城際、兩高鐵”中廣珠(澳)高鐵盾構區間1476米的單線隧道掘進施工。據了解,該盾構機將從T3交通樞紐站始發進入機場飛行區,下穿東二跑道南端防吹坪、東一跑道南端燈光帶,側穿FBO基地服務樓,最終抵達迎賓大道北側接收井,沿途地質環境復雜,具有施工風險高、難度大、掘進控制因素多等特點,對盾構機性能要求極高。
為確保盾構掘進施工高質量完成,針對工程施工“難點”,廣州地鐵集團秉承“設計+制造”高效協同聯動理念,多層級組織內部和行業內專家對盾構機設計方案進行評審研究,量身制定升級方案,采用“常壓刀盤+單模雙通道”設計,配備應用刀具自動監測系統、可伸縮式主驅動、超前地質預報系統、土倉可視化等先進技術,大幅度增強設備掘進過程中對復雜地質情況掌握度,使整機性能達到了國內領先標準,為后續盾構施工安全快速有效推進提供了堅強保障。
白云機場T3軌道項目是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廣東省委、省政府提出的“1+1+9”工作部署,加快實現“雙高鐵、兩城際”軌道布局,助力構建廣東“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的重點工程。建成后,將充分依托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形成以白云機場為核心,高鐵、城際、地鐵、長途汽車、旅游大巴、網約車、公交、出租車、社會車輛等交通方式為一體的高效、便捷、安全、綠色、經濟的綜合交通網絡,對有效提升廣州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能級,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