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省緊抓重點項目建設,筑牢經濟發展“壓艙石”。前4月,222個省級重點新開工項目開工率達64.9%;620個省級重點項目年度投資完成率達30.2%。
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將于本月召開,華商報記者今日起走進多個正在建設中的重點工程現場,實地感受我省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5月24日,西十高鐵秦嶺馬白山隧道出口,挖掘機忙碌著,施工機器轟鳴著,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華商報記者了解到,秦嶺馬白山隧道長22.919公里,是全線最長隧道,也是目前全國第二長、西北第一長雙洞單線高鐵隧道,穩步推進的西十高鐵,也讓西安和十堰之間的距離縮短著。
最新進展:13座隧道35處洞口開始施工
5月24日上午,華商報記者來到了位于藍田縣的西十高鐵建設現場,在秦嶺馬白山隧道出口,施工人員們正在忙碌施工。
西成客專陜西公司西十指揮部高級工程師喬健介紹說,西十高鐵陜西段長169公里,隧道15.5座124.409公里,橋梁30座31.9公里,橋隧比達92.5%。全線隧道除秦嶺馬白山隧道和西嶺隧道為雙洞單線外,其余隧道均為單洞雙線設計。其中,秦嶺馬白山隧道長22.919公里,是全線最長隧道,也是目前全國第二長、西北第一長雙洞單線高鐵隧道,為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
喬健說,西十高鐵陜西段自2021年12月27日正式開工建設以來,西成客專陜西公司迅速組織各參建單位快速進場施工,積極協調推進項目建設工作,各參建單位想方設法克服疫情不斷帶來的不利影響,放棄春節、清明、五一節假日休息時間,全力以赴做好各項施工工作。在地方政府、沿線群眾大力支持下,開工近五個月工程進展安全有序。陜西段全線15.5座隧道,已有13座隧道35處洞口開始進洞施工,9座橋梁樁基開始施工,完成358根,為項目總體有序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秦嶺馬白山隧道是工程的重難點
當日,華商報記者走訪的秦嶺馬白山隧道,是西十高鐵全線的重點難點工程。
中鐵十八局西十高鐵項目部副經理羅偉波介紹說:“秦嶺馬白山隧道是西十高鐵全線最長隧道,為雙洞單線隧道,全長22.919公里,設計了進出口外加4個斜井,共計20個作業面組織施工,是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隧道內有2公里軟巖大變形,100米與F8斷層小角度相交。施工期間的交通物流組織、通風排煙、隧道排水等難度較大。其中2#斜井井身以及正洞全部為大型機械化配套施工,2#斜井結合救援站按永久工程設置。”
羅偉波說,秦嶺馬白山隧道進口臨近輞川河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核心區,秦嶺馬白山隧道2號斜井口位于秦嶺終南山地質公園,隧道施工對周邊環境影響大,環保、水保措施要求嚴格。施工隊嚴格按照要求施工,在推進工程進度的同時,也認真保護著周邊的環境。
西十高鐵藍田應急救援站為項目提供有利保障
24日下午,華商報記者來到了西十高鐵藍田應急救援站,這也是該項目的一個亮點。為切實做好隧道施工各類災害防范工作,項目修建了藍田救援站,藍田救援站主要負責本標段和西康高鐵2、3標隧道的應急救援。
在救援站里,華商報記者看到了幾個大型的救援設施,還有一個“西十高鐵模擬隧道演練洞室”,救援隊人員需要在這里進行演練、設備學習等工作。中鐵十八局西十高鐵項目部藍田應急救援隊隊長麻強強介紹說,藍田救援站是為了確保突發事件發生后能夠及時有效地實施救援,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隧道施工得以順利進行,全面提升突發應急救援處置能力和服務水平。
將來西安至十堰一小時 至武漢2.5小時
西成客專陜西公司西十指揮部高級工程師喬健表示,西十高鐵是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和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陜西“米”字形高鐵網的主骨架之一,線路西起陜西省西安市,向東南穿越秦嶺山脈,終到湖北省十堰市,沿途設西安東、藍田、商洛西、山陽、漫川關、鄖西6座車站,正線全長255.7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小時。
西十高鐵建成通車后,西安至十堰實現1小時內到達,西安至武漢的鐵路運行時間將由目前的5小時縮短至2.5小時左右,將為進一步完善全國高速鐵路網,拉近陜西與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的時空距離,加強關中城市群與長江中游城市群聯系,助力秦巴山區鄉村振興,更好支撐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和西部大開發等國家發展戰略,帶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谑械墓粨Q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