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29個月的艱苦鏖戰(zhàn),3月19日,奉建高速小營特長隧道進口左線獨頭掘進突破3000米,為實現小營特長隧道的全面貫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奉節(jié)至建始高速公路是國家高速公路網G6911安康至來鳳聯絡線的重要路段,也是重慶市“三環(huán)十二射多聯線”高速公路規(guī)劃“一聯線”的南段,重慶境內路線全長約48.752公里。小營特長隧道起于重慶市巫山縣廟宇鎮(zhèn)小營村園石板附近,止于湖北省建始縣沙壩村錢家灣附近。
攻堅克難,迎難而上
小營特長隧道進口端開工至今,施工過程中已遇大、小溶洞共15處,其中K38+391溶洞規(guī)模巨大,溶洞橫向穿越小營隧道左、右洞,溶腔沿左洞側可探測發(fā)育長度約 115m,最大斷面寬約 38m,溶腔沿右洞側可探測發(fā)育長度約50m,最大斷面寬約25m。為順利渡過溶洞段,項目經理部工程技術人員迅速探明溶洞發(fā)育情況及溶洞與隧道線路關系,繪制出溶腔形態(tài)圖,通過精心策劃、合理組織施工,最終歷時15天安全通過了溶洞段。
除面臨溶腔施工威脅外,小營隧道還面臨巖爆及有毒有害氣體硫化氫。針對巖爆段落,對巖面進行灑水軟化釋能,布設多處應力釋放孔,采用淺孔弱爆技術加強巖爆監(jiān)測,增設臨時防護措施,極大地減少了巖爆對施工造成的影響。采用自動有毒有害氣體監(jiān)測設備,以及專人對洞內硫化氫氣體濃度進行24小時監(jiān)測,確保了安全施工。
黨建引領,全力以赴
2022年10月13日,奉建高速舉行黨員突擊隊授旗儀式。在施工過程中,全體黨員充分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堅持發(fā)揮黨建引領作用,通過與業(yè)主、監(jiān)理、工區(qū)黨支部開展“黨建+項目”、“黨建+安全+質量”等支部聯建方式在施工現場設立黨員示范崗和黨員責任區(qū),同時利用“民工夜校、安全體驗館、信息化管理”等場所,進一步提升一線作業(yè)人員安全意識,切實將黨建融入生產。
積極開展“平安工地”“日周月”、大排查大整治大執(zhí)法公路水運紅線、受限空間、電氣火災、兩單兩卡、三年行動、環(huán)境保護、平安交通等專項活動,讓項目實現全年“零”事故。另一方面,在項目黨支部的領導下,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積極改善施工工藝,噴射混凝土平均超耗由149.56%下降至 89.24%,襯混凝十平均超耗 14.71%下降至 8.56%。
科技賦能,智慧建造
牢固樹立“安全至上,質量第一”的思想,積極踐行“高標準、講科學、不懈怠”的工作理念,強化隧道施工標準化、機械化及信息化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解決建設工程中出現的“監(jiān)管力度不強,監(jiān)管手段落后”等難題。“智慧工地”系統(tǒng),將計算機技術與物聯網應用相結合,通過數據采集技術、無線網絡技術以與視頻監(jiān)控等手段,實現對現場施工人員、設備的實時定位,有效獲取人員、機械設備的信息,實現自動化監(jiān)管,變被動式管理為主動式智能化管理,構造一個信息共享、集成、綜合的工地管理和決策支持平臺,有效提高施工現場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蔣德燕、楊強
單位:重慶交通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隧道分公司奉建高速TJ09工區(qū)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fā)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tǒng)(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fā)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jiān)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tǒng)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tǒng)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qū)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