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州市長王劍鋒主持召開市政府第17次常務會議,研究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20-2035年)、當前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電信網絡詐騙打擊治理工作、近期疫情防控工作等事項。
會議研究并原則同意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20-2035年)。會議指出,制定實施該規劃,對于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和綜合承載能力、更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支撐作用。要注重系統規劃,把軌道交通發展置于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坐標系中綜合考量,統籌當前與長遠,加強與發展定位、城市功能、民生需求的有機融合,集約節約做好沿線土地、空間的統籌利用,確保線網布局科學、規劃合理,進一步帶動交通綠色低碳發展,便利人民群眾生產生活。
目前徐州地鐵已經開通運營1號線一期、2號線一期、3號線一期;第二輪規劃中的3號線二期、6號線一期、4號線一期正在建設,即將開建5號線一期;第三輪規劃正在上報。
根據最新的《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修編》明確的方案,徐州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為“8+6”,即建設8條軌道交通普線、6條市域線,總共14條線路,共計574.8公里(其中利用既有鐵路長度為174.1公里)。
所謂“8+6”,即8條軌道交通普線+6條市域線。相比原“7+4”規劃方案,多了一條8號線,多了兩條S線。
除了S1徐賈線、S2機場線、S3黃集線、S4徐蕭線之外,新增的2條S線為:S5徐邳線:從徐州火車站至邳州,利用既有隴海鐵路開行。S6徐利線:從徐州火車站至利國,利用既有京滬鐵路開行。
徐州地鐵第三輪規劃歷程回顧
●2021年徐州地鐵啟動了軌道交通新版線網規劃(2020~2035年)編制工作,并于同年7月通過市規委會審查。
●2022年7月29日,徐州地鐵官網發布了徐州城市軌道交通第3輪《建設規劃》編制方案招標公告!標志著徐州地鐵第3輪建設規劃提上日程,正式進入流程。
●2022年9月22日,江蘇省住建廳在南京組織召開《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20-2035年)》技術審查會。會議邀請了五位專家組成技術審查專家組,經質詢與討論,原則同意《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20-2035年)》通過技術審查!
●2022年10月在徐州行風熱線欄目中,有網友咨詢徐州地鐵7、8號線的具體走向如何?徐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給予了回答。
徐州地鐵7號線,全長36公里,設站27座。線路主要是:沿彭祖大街-連共線-大彭路-西三環-黃河南路-蘇堤路-二環北路-響山路-雙擁路-福澤路-尚禮路-京滬高鐵西-向南換乘6號線-彭祖大道-望湖路-路莊村附近。(總體走向為大彭鎮——東湖新城)
徐州地鐵8號線,全長37.5公里,設站31座。線路主要是:文化路-九里山西路-九里山東路-紫悅路-天齊南路-奔騰大道-穿過京滬(鐵路)線-雙擁路-云苑路-欣欣路-長安路向南去。(總體走向為臨黃——徐州高新區)
●2022年12月,針對徐州人大、政協關于地鐵3號線延長到潘安湖的提案,徐州地鐵集團回復:已納入最新地鐵線網規劃編制工作。根據最新線網規劃成果,軌道交通3號線規劃向東北向延伸,從3號線二期后蟠桃村站出發,接S1號線科教園區站,進一步加強主城區與潘安湖片區聯系,促進賈汪區與徐州主城區公交體系的深度融合。后續將根據該線路客流強度、沿線人口崗位密度、片區規劃開發進度等因素,適時上報建設工作。
另外,S1號線預可行性方案研究已完成。根據最新報道,徐州市域(郊)鐵路S1、S4號線已納入《長三角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預計2023年可能加快推進。
近幾年,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交通擁堵問題已經成為很多城市必須要解決的難題。與此同時,城市化也帶來了很多的機遇和挑戰。為了應對這一情況,很多城市都開始加大對軌道交通建設的投入,以緩解交通擁堵、改善城市交通環境。
徐州作為中國東部經濟發展中心區的核心城市,為什么要在軌道交通上狠下功夫呢?
一、軌道交通項目為何如此重要?
徐州軌道交通遠景規劃線路圖的發布,讓很多人對這座城市的未來有了更多的期待。
軌道交通的建設,對于城市的未來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首先,軌道交通能夠進一步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提高交通運輸效率,同時也能夠加速城市化進程,促進城市發展,提高城市形象。
其次,軌道交通能夠促進城市區域的協調發展和區域經濟的繁榮,提高城市對外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最后,軌道交通還能夠改善環境質量,減少能源浪費和排放,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二、徐州軌道交通為何具有重要意義?
徐州是一座歷史悠久、具有千年文化的城市。
如今,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徐州市的人口規模和城市面積都得到了大幅度增加。
在這一過程中,交通問題一直是制約徐州發展的主要瓶頸。
軌道交通的建設,將能夠緩解徐州交通擁堵問題,改善城市交通環境,減輕對外部環境的影響,提高城市的形象和競爭力。
同時,軌道交通的建設還將能夠促進城市區域的協調發展,形成新的發展戰略和方向,提高城市經濟的繁榮程度。
三、徐州軌道交通未來發展如何?
徐州軌道交通遠景規劃線路圖顯示,徐州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總里程約279公里,總投資約為78億元。
其中,一號線、二號線、三號線和孟良路線等四條地鐵線路將于2020年至2025年陸續開建。
在未來的20-30年內,徐州軌道交通以軌道快線為骨干,以軌道交通網絡為基礎,依托城市發展中心,構建以鐵路樞紐為核心的區域性軌道交通交通樞紐體系。
預計到2050年,徐州軌道交通總里程將超過800公里。
徐州市在軌道交通上狠下功夫,這給徐州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選擇。
四、徐州軌道交通將與中原地區實現什么樣的互動?
徐州軌道交通并不是孤立于其自身的城市軌道交通,它將與周邊地區的軌道交通實現更緊密的連通。
徐州與鄰近的河南省省會鄭州僅僅相隔200多公里,而且徐州位于“三小時經濟圈”的中心,所以與河南省的交通一體化已有很多的交匯點。
未來,徐州與河南省的交通聯動將會更加深入,這將有利于加快中原地區的交通一體化和經濟發展,也將給徐州市的未來發展帶來新的動力和機遇。
結語:徐州市在軌道交通建設上大有作為,它將以更加優化的交通服務和開放的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和資本,為徐州的未來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