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東莞市軌道交通1號線項目取得重大節點突破,中心廣場站至鴻福路站區間隧道迎來雙線貫通。此次貫通是繼2022年4月28日莞太路站至中心廣場站雙線貫通后,時隔1個月后實現中心廣場站相鄰區間貫通,為1號線全線貫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莞太路站至中心廣場站區間線路總長1.054km、中心廣場站至鴻福路站區間線路總長0.596km。盾構區間線路沿主城區鴻福路站下方敷設,地面車流量大、周邊物業繁華,是市核心區域。盾構穿越地層為典型的復合式地層,如上軟下硬復合地層、全風化片麻巖、土狀強風化片麻巖、塊狀強風化片麻巖、中風化片麻巖等,頻繁穿越雨水、污水、給水、通信、電力及燃氣等市政管線。盾構掘進過程中,沉降控制是施工最大挑戰和管控的關鍵,對盾構機設備選型、土倉壓力設定及姿態控制的要求極高。
為保證區間盾構安全順利施工,中鐵南方東莞指揮部及施工單位中鐵三局工區項目部按照軌道一號線公司要求,始終嚴格管控,精細化管理,全力推動區間盾構勻速高效掘進;全體參建人員克服了種種困難,充分發揚不畏艱難,敢于拼搏的精神,彰顯了東莞“地鐵人”的專業能力和優秀水平。
自開工建設以來,軌道一號線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認真落實上級單位工作部署,主動作為、合理組織、加快工程建設,有力保障了軌道1號線工程質量安全平穩有序,建設正常推進。截至目前,軌道1號線全線25座車站中12座車站已封頂;24個區間中8個區間雙線貫通,盾構累計掘進23.066km(雙延),架梁累計4.104km(雙延),占區間總量的54%。軌道一號線公司組織各參建單位繼續保持昂揚的斗志,以安全質量為前提,加速推進東莞軌道交通1號線建設。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