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上午10時10分,伴隨著陣陣刺耳的撕裂聲,在貴陽北京路貴州醫科大學附近數十米深的地下,貴陽軌道交通3號線(貴陽地鐵3號線)“黔進17號”盾構機刀盤突破巖層,出現在人們眼前。
歷時一年五個月的艱苦建設,貴陽地鐵3號線項目貴醫站-大營坡站區間(“貴-大”區間)右線隧道順利貫通,加上此前左線隧道的貫通,也標志著貴-大區間隧道實現了雙線貫通。
隧道雙線貫通
據介紹,“貴-大”區間隸屬于貴陽軌道交通3號線土建11標段,由中鐵七局集團承建。區間為雙線單洞隧道,這次貫通的右線隧道長1438.98m,與左線線距有14m-17m,隧頂埋深10.3m-39.3m,其間設置2座聯絡通道,最小曲線半徑為390米,整體線形呈S型,主要穿越地層為中風化白云巖、中風化灰巖。
右線隧道從小里程端的貴醫站出站,后沿北京路、大營路、新添大道走向,隧道穿越了神奇大橋樁基、貴開路高架橋樁基、北京東路口人行天橋、亞華小區及大量1-9層建筑物,而后兩次下穿沙河大橋,穿越多處居民區,側穿新添大道立交后接入大營坡站。整條隧道轉彎曲線半徑小,下穿地質條件復雜,溶洞多且地下水豐富,周邊建筑物密集,施工風險高、難度大。
已經成型的隧道
據項目部介紹,該隧道自2020年12月23日盾構掘進以來,項目部參照先前始發的左線盾構掘進經驗和作業情況,不斷優化完善盾構施工方案,多次邀請專家對重大危險源和風險點進行現場論證評審,通過調整盾構掘進參數、增加同步注漿量、嚴格控制出土量、使用全土壓掘進模式等方式,為“貴-大”區間雙線隧道順利貫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
已經成型的隧道
在施工過程中,面對工期緊、任務重、安全和質量風險大等諸多困難,項目部主動夯實職工責任,緊抓現場施工進度,緊盯管片成型質量,精心組織各作業點施工工序,實行24小時不間斷施工,24小時監控量測。在全體參建人員齊心協力,團結奮戰,順利完成了“貴-大”區間雙線隧道掘進任務,為公司在云貴川片區的喀斯特地貌實施盾構作業積累了寶貴經驗。
目前,貴陽軌道交通3號線進展順利,盾構掘進已達34209環(一環為1.5米),占總量的99%。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