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地鐵二三期建設規劃進行了環評公示,共有11個項目納入規劃,大家都非常關心這些地鐵新線路何時建設、何時開通。
雖然地鐵三期規劃目前還在等待國家發改委的審批,不過其中一些線路的前期工作已經開始提前準備了。
5月29日,地鐵1號線支線、M101線這兩條線路開始環評公示。這兩條線路也是三期規劃中將最先建設的地鐵新線。
1
根據環評公示,11個項目納入地鐵三期規劃,分別為:1號線支線、7號線三期(北延)、11號線二期、15號線二期、17號線二期(支線)、19號線二期、20號線一期、25號線三期(麗金線)、M101線一期、S6線(新城聯絡線)一期以及亦莊線-5號線、10號線聯絡線工程。
這其中,1號線支線的關注度非常高,而此前在今年年初,我們就給大家推送過,1號線支線計劃將于三期規劃批復后,在今年年底開工。今天1號線支線是第一次環評公示,因此只是簡單的線路概況,1號線支線工程線路北起八角游樂園站,南至青龍湖東,線路全長約20公里,設車站9座,均為地下站,全線設置停車場一處。
環評公示中并沒有公布具體的站點名稱。不過上周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集中發布了1號線支線各合同段的工程設計、勘察等招標公告,其中明確了1號線支線的各個站點的工程名稱。
它們分別是:青龍湖東站、民族大學站、王佐站、云崗站、后呂村站、西二區站、張郭莊站、園博園西門站、體育場南街站、八角游樂園站。另外,在豐臺王佐設車輛基地一座。
這是根據已有信息簡單繪制的線路示意圖,方便大家觀看,并非各車站的具體位置,各個車站的站位要待最終的規劃設計方案確定。在1號線支線的第二次環評公示時,應該就會有官方的線路圖了。
2
M101線也是三期規劃中“動手”比較早的線路了,現在也在進行前期工作中。
這次M101線一期公示的是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全文,因此各項信息都比較詳細。
M101線一期工程線路全長約18.1公里,均為地下線。共設車站14座,均為地下車站,平均站間距約1.4公里。其中,換乘站6座。沿途服務2座規劃交通樞紐,通州西站、城市服中心站。
之前給大家推送過,M101線的兩端都還預留了線繼續延伸的條件。這次的環評報告中也表示,M101線向北預留延伸至東壩的條件,向東預留延伸至小甘棠的條件。
由于M101線一期是完全位于城市副中心,服務的客流量并沒有城區地鐵線路那么大,因此M101線未來的車輛制式將采用A型車,初、近期采用3A編組,也就是每趟列車只有3節車廂。遠期考慮線路延伸后的客流變化情況,考慮3A或3A+3A的靈活編組。不過M101線列車速度比較快,最高行車時速為100公里。環評報告還顯示,M101線一期計劃于2027年年底建成通車,建設總工期約5年。為了便于及時解答粉絲問題,京房字專家組成立了幫助粉絲們解決買房全流程問題的交流群,專業解答規劃、交通、買房、租房、共有產權房等問題。并不定期舉辦線上、線下公開課,掃下方助理的二維碼入群。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