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南省發改委、省商務廳聯合發布2023年度省級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我市27個項目獲得重點推介,入選“省隊”,總投資約593.53億元。
其中,長株城際鐵路株洲段項目備受關注。
該項目總投資約137億元,將串聯長沙星沙副中心、黃興副中心、長沙南部融城片區以及株洲中心城區。
長株城際鐵路正線全長90.7公里,設站17座,包括株塘站—螺絲塘站線路和馬鞍站—先鋒站線路兩部分,其中株洲段正線全長40.3公里,將設站9座。
今年年初,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長沙至株洲新建城際鐵路項目,規劃北接長沙地鐵3號線螺絲塘,向南至株洲株塘站,連接長沙星沙、黃興等片區,以及株洲經開區、河東中心城區、河西武廣等片區。
其他相關新聞
據悉,長沙目前已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7條,運營總里程達209公里。特別是在今年“五一”假期,長沙地鐵線網總客流以374.2萬人次刷新歷史記錄,客運強度位居全國第一。
今年長沙地鐵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同時在建5條線路,6月底計劃開通長株潭城際軌道交通西環線一期工程,并將開工長沙至寧鄉磁浮快線、長沙至瀏陽磁浮快線、長沙地鐵4號線北延和長沙地鐵5號線南延4條新線。
長寧磁浮快線
長寧快線起于寧鄉高鐵西站,主要沿花明路-登云路-金橋大道-金洲大道-楓林路鋪敷設,止于東方紅路與楓林西路交叉口的長慶站(連接長沙地鐵6號線)。
線路全長38.98公里(高架線32.51公里,地下線6.3公里),設站13座(高架站7座,地下站6座)。
該線不僅可與2號線、6號線實現便捷換乘,且規劃預留與S2(西站-瀏陽快線)的互聯互通條件,未來可實現寧鄉-長沙城區-瀏陽之間的貫通運營。
長寧快線在麓谷新區境內有4個站點,加上目前在建的2號線西延二期,麓谷新區即將迎來雙地鐵時代。
目前,長株潭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已獲批,長寧快線預計2023年啟動建設,計劃2027年載客運營。
長瀏磁浮快線
長瀏快線起于黃花機場T3航站樓,止于瀏陽關口站,主要沿金城大道、瀏永公路、花炮大道和瀏陽大道敷設。
該線路采取一次性規劃,分段實施,先期開工建設首開段(T3站-蕉溪站),線路長26.2公里,設站7座(含預留站1座),設蕉溪停車場。
全線以高架敷設為主,在瀏陽城區段則主要為地下敷設,可與長沙地鐵6號線、10號線、長沙南站、長贛高鐵瀏陽站換乘,線路全長48.2公里,設站12座(含預留站1座),設關口車輛段和蕉溪停車場。
長沙地鐵4號線北延
目前,長沙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調整方案已獲批,4號線北延線動工在即。
據悉,長沙地鐵4號線北延工程線路全長約15.26km,均為地下敷設,共設站9座(其中,同心路站在優化調整),均為地下站,平均站間距1.67km。
工程設望城停車場一座,位于黃橋大道北側,雷鋒大道西側,設普瑞大道主變一座,位于金星北路與北三環交叉口東北側地塊。
長沙地鐵5號線南延
5號線南延工程線路全長約8.43km,均為地下線路,共設站7座,平均站間距約1.2km,其中包含兩座換乘站,分別為中心廣場站(與1號線換乘)、環保大道站(與7號線換乘)。
5號線南延線局部線站有所調整,結合周邊建筑情況,將果子園站從托子沖路口調整到了環保大道路口,陽光苑站進行了適度北移。
調整后各站點的位置基本都已確定。新興路站位于萬家麗南路與新興路交匯處;金海路站位于環保中路與金海路交匯處。
環保大道站位于環保中路與匯金路交匯處;果子園站位于環保西路與果子園路交匯處;中信廣場站位于芙蓉南路與中意二路交匯處;陽光苑站位于陽光苑小區附近;大托東站位于原規劃的大托機場東邊(現已搬遷)。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