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國有企業面臨著是否能高質量“響鈴交卷”。我們推出系列報道,重點關注城市交通領域國有企業改革措施、成效。
擴大線網規模、創新發展TOD模式、減免自有物業租金……系列報道第一期,關注廣州、深圳、青島、大連等地軌道交通企業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的同時,積極履行國有企業社會責任。
競爭力
發揮本地資源優勢 發展壯大軌道產業
國有企業首先必須發揮經濟功能,創造市場價值,成為有核心競爭力的市場主體。各地軌道交通企業立足基礎設施建設,發揮本地資源和場景優勢,推動軌道產業發展壯大。
廣東省廣州地鐵集團(簡稱廣州地鐵)通過重組廣州鐵路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和承接城際鐵路運營并獲取運營資質,率先實現“地鐵、城際鐵路、有軌電車”全制式覆蓋和粵港澳大灣區全域覆蓋的新發展格局。近年來,廣州地鐵通車里程實現翻倍,市內已開通運營軌道交通線網621公里,實現了“區區通地鐵”,并實現了城際鐵路運營和境外鐵路運營新突破,運營覆蓋國內外軌道交通線網共計744.5公里。
廣州地鐵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州市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帶動和輻射作用越來越明顯。廣州地鐵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周邊城市,成功推動4條都市圈快線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并獲批。廣州地鐵協調建立廣州、珠海、中山、佛山、東莞5市聯合工作機制,構建以廣州為中心的1小時城市都市圈快線網絡。
“我們在做新一輪地鐵規劃的時候,一定會放眼整個粵港澳大灣區里進行。”廣州地鐵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廣州地鐵將依托粵港澳大灣區鐵路網及城際網規劃,以互聯互通、便捷換乘為目標,加快構建區(市)域軌道交通快線網絡。
軌道交通的場景優勢,很容易轉化為有利本地的產業優勢。山東省青島地鐵集團(簡稱青島地鐵)與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組建合資公司,協作推進TACS(基于車車通信的列車自主運行系統)在青島地鐵6號線以及三期規劃線路的工程應用,驅動系統迭代優化,將自主可控、主導發展的TACS裝備技術鏈和產業鏈形成示范效應,預計未來五年內進入上市培育期。
創新力
TOD模式再突破 做強城市創新載體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目標要求,國有企業要在創新引領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建地鐵,就是建城市”,多地軌道交通企業以TOD發展模式驅動城市更新,加速實現城市從生活圈的拓展到生活方式的蛻變。
近日,青島市召開關于《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方案》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青島地鐵正按照“站城一體、產城融合、功能復合”的原則,全域推進地鐵沿線TOD綜合開發,現已梳理出21個具備實施條件的重點項目,力爭至2024年年底全部啟動,共獲取土地約6000畝,預計帶動投資1000億元。青島地鐵總經理張君表示,地鐵建設及地鐵沿線開發建設被列為青島市三年攻堅行動的重要任務之一,對提高城市發展能級、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青島北站交通商務區已命名為“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位于山東半島都市圈幾何中心位置,區位效應和輻射帶動能力強,具有極高的TOD一體化開發價值。青島地鐵將其作為TOD開發的“一號工程”,力爭打造為青島市TOD綜合開發樣板工程。
青島地鐵副總經理李成介紹,青島地鐵在TOD開發方面建立起“一級土地整理+二級項目開發+三級項目運營”三級聯動的TOD項目全生命周期開發運營體系,實現流量變商業、商業聚人氣、人氣促交通、交通增流量的正向循環。
廣州地鐵大力開展軌道交通沿線土地儲備,成功開發了萬勝廣場、漢溪長隆、赤沙車輛段等多個TOD項目。此外,廣州地鐵還全面推進軌道交通總部經濟集聚區載體建設,將廣州地鐵白云區鐵投運管中心項目定位為廣州大灣區軌道交通產業發展中心,打造成為廣州本地集總部辦公、科技創新、合作交流等綜合服務為一體的軌道交通企業集中展示平臺,推動30家產業鏈重點企業入駐。
擔當力
“政策暖風”助力紓困 更好履行國企責任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同樣要求,要推動國有資本在提供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建設和公益性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關鍵領域發揮更大作用。受疫情影響,全國各地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臨時停業、歇業、關閉現象較多。面對現實困境,多地地鐵企業多措并舉幫扶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展現國企擔當
今年3月以來,廣東省深圳地鐵集團(簡稱深圳地鐵)開展了地鐵商戶調研走訪,通過網格化管理模式,將商戶分片包干到相關部門和具體責任人,通過主動聯系、上門座談、主動幫助,關心了解疫情期間地鐵商戶存在的困難。截至目前,深圳地鐵累計走訪地鐵商戶400余戶,并編制了《深鐵集團房屋租金減免工作方案》和《優惠政策手冊》。
深圳地鐵此次惠企紓困政策,主要面向地鐵商業經營領域的綜合體、復合體、站廳商業、站街商業等多種業態,受惠商戶數量近370家,通過減免、緩繳等多種方式,深圳地鐵為地鐵商戶減負約1.5億元。
按照遼寧省大連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相關文件要求,大連地鐵資源開發公司結合經營業務現狀,針對每輪疫情,對符合條件的承租該公司經營性資源、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企業,采取延長合同期限、直接減免租金、分期收取經營權費等措施,既降低了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還能有效保障大連地鐵資源經營項目正常履約。截至目前,大連地鐵共減免租金約987萬元。
3月,江蘇省南京市財政局和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印發《關于落實江蘇省政府2022年1號文減免國有房屋租金工作的通知》,南京地鐵資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對照政策要求,結合與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合作業務實際情況,為他們送去“政策暖風”。
“一系列減租政策給了我繼續營業的信心,相信未來會隨著疫情的消散慢慢變好。”在南京地鐵夫子廟站開店的王先生說。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