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在廣州組織召開了“粉末冶金鋁基復合材料制動盤載客運營評審會”。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粉末冶金鋁基復合材料制動盤項目成果打破了國外對高速鋁合金制動的壟斷,其中粉末冶金鋁合金制動盤技術指標整體達到國際先進,這也是廣州地鐵助力“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行業科技創新的又一個突破。
此次評審會由廣州地鐵集團、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克諾爾車輛設備(蘇州)有限公司、湖南湘投輕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施國產化粉末冶金鋁基復合材料制動盤項目等單位聯合開展。來自上海、北京、深圳、長沙、青島、株洲等地的業內專家組成專家組,考察了粉末冶金鋁基復合材料制動盤的實際使用情況,對匯報內容及相關技術資料進行了質詢和深入研討,同時對比了原進口鋁基制動盤的使用狀態,最后一致認為粉末冶金鋁合金制動盤技術指標整體達到國際先進,部分指標達到國際領先,同意粉末冶金鋁基復合材料制動盤通過評審并建議盡快擴大粉末冶金鋁基復合材料制動盤批量裝車。
制動盤相當于汽車的剎車系統,國內地鐵行業普遍存在國外壟斷鋁合金制動盤導致盤面維護成本高的問題。該項目由廣州地鐵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與運維保障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聯合相關單位,共同研究并攻克了鋁粉氧化膜破除難、產品結構的區域強化難、粉末冶金大尺寸復雜構件制備及產業化難、制動盤表面易出現犁溝等行業共性技術難題,使制動盤更輕、更耐用、更節能,實現了制動盤全生命周期維護的歷史性突破。比如,尺寸為640/350-21的鋁基制動盤重38公斤,是傳統鑄鐵盤94公斤的一半,算下來每輛車可節省約500 公斤;而鋁基制動盤的使用壽命比使用灰鑄鐵盤高 3 倍,以廣州地鐵120公里/時的B型車為例,壽命可達到30年以上;重量減輕對于頻繁制動和加速的地鐵而言節能效果尤為顯著,一列120公里/時地鐵列車預計可節約5萬度電/年。
廣州地鐵將通過技術服務、許可、轉讓等方式進一步提升成果轉化數量和效能,持續開展重大科研項目研究,以科技創新為抓手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建設。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