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中央、自治區黨委和市委大力推動創新型企業建設的大背景下,烏魯木齊城市軌道集團有限公司黨委聚焦自主創新、修煉企業內功,鼓勵全體干部職工提高創新意識,推動生產運營邁向新高度。
近日,烏魯木齊城市軌道集團有限公司運營分公司設備設施部供電車間小伙羅亮亮在公司成了“名人”,他開發的智能管理系統為烏魯木齊地鐵1號線所有日常施工計劃工作帶來了便利,大大減輕了施工計劃管理的工作強度,為地鐵生產運營注入“智慧”動力。
羅亮亮擔任城軌集團運營分公司供電車間生產調度期間,主要負責車間生產任務協調和管理,此項工作由于流程多、時效性強,既有的工作方法依靠人工編制、人工審核,當一天內生產任務較多時,避免施工沖突只能靠調度員主觀經驗和人為判斷,耗時耗力的同時還很容易出現失誤,影響施工進度,無法滿足施工計劃統籌安排、高效精確、科學合理的管理要求。在技術創新的號召下,他決定編寫一套施工計劃智能管理系統,提高工作效率。
決定自學軟件編程后,羅亮亮的做法得到了公司徐平技能大師工作室和同事的大力支持。設備部技術主管楊曉梅得知羅亮亮的想法后,為他購買了業務書籍、編程設備,和工作室的同事一起為他出謀劃策,編寫軟件說明書、撰寫論文……有了更好的學習資料和條件,羅亮亮對于軟件系統的創建更加有信心,每天花四五小時用來學習和嘗試編程,在編程路途中上下求索近半年時間后,軟件的初版終于成型并投入試運行。
“系統不但優化了繁瑣的人工審核,而且還避免了紙張浪費,軟件還能根據前期設置的數據對沖突計劃進行預警,查詢計劃也只需要在軟件中搜索就能完成,提高了施工計劃的審核和查詢效率。”羅亮亮介紹道。自2021年1月開始投放測試一年的時間里,“智慧施工管理系統”每月審核計劃3600余項,累計處理計劃78298項,極大提升了施工管理工作效率,得到了相關部門的一致好評。
烏魯木齊城市軌道集團有限公司將繼續把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著力點,持續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推動技術發展,為軌道交通發展再添“烏市智慧”。?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