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由于上方施工擾動、地鐵長期運營帶來的“震陷”效應,以及上海的整體土地沉降,地鐵沿線還是形成了若干個沉降漏斗。當時的上海地鐵運營有限公司的總工程師王如路等人就在2001年發布的《近年來上海地鐵監護發現的問題及對策》一文中提到,截至當年,位于市中心的2號線人民公園站至陸家嘴站之間形成了一個直徑3公里、沉降量最深達到2.5米的巨型漏斗。
2011年,著名隧道專家孫鈞在談到上海地鐵沉降問題時對媒體表示,不必對地鐵大修,但要注意監測。上海地鐵自1995年1號線開通后,針對地下線路每年2次沉降監測,高架區間每年1次沉降監測,1995-2011年不定期的收斂變形監測,2011年開始每年1次全網每五環一個斷面的收斂監測。
同樣在2011年上海市地調院和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上海軌道交通沉降監測高程基準網,是全球第一個軌道交通沉降監測基準網。自建立以來,隨著軌道交通新線不斷地投入運營,該基準網也在不斷擴大和完善,2022年上半年上海軌道交通沉降監測基準網主要由58座基巖標、300多座車站深標點和1400多座城市水準點組成。
2015年,墨西哥城一列火車在行駛時撞上另一列車,導致12人受傷。美國邁阿密大學研究團隊2017年的研究顯示,事故發生的原因是該市鐵軌坡度原本設計的傾斜度是3%,因土地沉降,事故發生時已超過7%。這超出了列車的剎車能力上限。研究團隊還警告未來會發生更多事故。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國平告訴財新記者,對地下水的過度開采,會導致地下水水位明顯下降。自1999年到2013年間,北京地下水位平均每年要下降1米;而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就會導致地面沉降。如果地下水位明顯下降,也會對建筑物產生一些影響─包括引發局部地區的塌方等地質結構方面的問題。但是,地面沉降還跟當地的地質情況等因素有關;所以有時地面沉降的速率,在一定范圍之內仍是不均衡的。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谑械墓粨Q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