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廣州市高質量發展媒體調研行采訪團探訪廣州大灣區軌道交通產業發展中心、廣州國際港、廣州白云站項目,看廣州如何織密織牢軌道交通線網,擴大軌道都市圈,強化中心城市門戶樞紐功能,助力打造國際綜合交通樞紐。
廣州大灣區軌道交通產業發展中心
廣州軌交產業規模2023年預計將突破2500億
廣州大灣區軌道交通產業發展中心是白云區軌道交通行業總部集群項目,位于白云新城腹地。園區匯聚大灣區軌道交通各領域頭部企業、數字型創新型企業和社會組織,包括廣州市軌道交通產業聯盟、廣州大灣區軌道交通產業投資集團、中國鐵建華南公司、中建華南建設投資公司、廣州長客阿爾斯通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等行業領軍企業。廣州市軌道交通產業聯盟是由廣州軌道交通產業單位自愿結成的地方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的5A級社會團體,現共有會員246家。
“這款由廣州本土企業生產的智能iK10車載直流高速斷路器,是一種列車發動機的用電保護裝置,目前在研發第二代智能化產品,技術含量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廣州大灣區軌道交通產業發展中心展廳內,廣州市軌道交通產業聯盟秘書長姚世峰介紹。
據介紹,廣州是國內第一個推動軌道交通裝備國產化的城市,自1993年啟動地鐵建設以來,在投資建設的帶動下,廣州軌道交通產業加快發展,本地軌道交通企業形成較強的規模和實力。姚世峰告訴記者,廣州軌道交通產業規模2022年超過2200億元,2023年預計將突破2500億元,在全國位居前列。與國內其他傳統軌交裝備產業城市相比,廣州、北京、上海的軌交產業屬于綜合發展模式,其中廣州各細分領域發展較為均衡,運營服務尤為突出。
廣州白云站
“內花瓣”已盛開,預計年底竣工交付
廣州白云站是目前全國最大的TOD大型綜合交通樞紐,是廣州鐵路樞紐規劃“五主四輔”客站中的主要客站之一,建成后將逐步承接廣州站和廣州東站的普速客車,是廣州站和廣州東站未來更新改造的前置條件。
白云站站場規模配置11個站臺、24線軌道,以普鐵為主,高鐵及城際為輔,下設近期2條、遠期4條共6條地鐵線,并配套有游客中心、長途客運中心、旅游大巴站場和城市公交站場,是涵蓋鐵路和城市公共交通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
“白云站是現代化鐵路樞紐客站4.0版本的代表之一,整體設計秉承站城融合和TOD開發理念(TOD即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模式),對外打造普高城際復合型客站,對內打造大公共交通體系,打造暢通融合、綠色溫馨、經濟藝術、智能便捷的全新鐵路樞紐客站。”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站房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賀廿生介紹。
白云站站房總用鋼量約為11.8萬噸,在全國建筑行業首屈一指,屋蓋和104片“花瓣”鋼結構共同構成“云山珠水,盛世花開”的外觀造型。記者在現場看到,帶有紅色漸變飄帶的“內花瓣”鋼結構已基本完成,施工單位中鐵建工集團正在抓緊組織吊頂鋁板和“外花瓣”的安裝施工。中鐵建工集團廣州白云站項目總工程師劉俊介紹,“廣州白云站已全面進入機電安裝及裝飾裝修階段,預計10月初大面積完成裝飾裝修施工,年底竣工交付。”
依托廣州白云站,白云區正全力推進7.8平方公里的廣州時尚之都規劃建設,高質量推動白云站站城融合發展。白云區樞紐辦籌備組產業發展和招商引資專班負責人胡劍鋒介紹,將發揮白云站巨大的軌道交通優勢,聯通聯動白云新城、廣州站周邊,構造黃金三角商圈,進一步打通樞紐之間的連接通道,構建集聚總部經濟、現代都市消費、時尚創意設計、高端商務等產業的國際化、高品質生活區。
廣州國際港
加速打造現代物流產業集群,助力“粵貨賣全球”
廣州國際港即廣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位于白云區江高鎮,是廣東省唯一、華南最大的國家級鐵路貨運站場,也是首個位于一線城市的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是廣物中歐班列繼大朗站、下元站、增城西站后開辟的第4個發運站點,是白云區聚力打造的“四大樞紐”之一。自去年4月15日正式投產以來,目前已投入建成2線束4條有效長各810米的集裝箱裝卸作業線,配備6臺現代化專用集裝箱龍門吊與1臺正面吊,可同時進行4整列集裝箱班列的裝卸作業,全場可堆存集裝箱7000標準箱(按兩層堆碼計算),設施條件處于國內一流水平。
中鐵聯合國際集裝箱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副總經理朱學成介紹,廣州國際港已先后組織開行長沙北、無錫西、西安國際港、城廂、團結村、阿拉山口、霍爾果斯、滿洲里二連等站的集裝箱班列。開通運營一年多時間,廣州中心站發送國內班列525列、開行國際聯運班列227列;總裝卸車數49159車,單日最高裝卸車數達600車。站內已建成12000平方米倉庫,劃分為海關監管查驗、跨境電商分揀、國際拼箱等功能區,滿足中歐班列、中老國際貨運列車貨物通關需求。站內另有24000平方米預留倉庫用地,可根據業務發展需要陸續投入建設與使用。
“廣物中歐班列運輸的貨物90%以上由珠三角地區企業生產、加工,是推動‘廣貨廣出’的金字招牌。出口貨物品種從日用五金等單一低價值的品類,逐漸擴展到新能源車、白色家電、基站通信設備等高附加值貨物,回程進口主要有板材、瀝青、麥麩顆粒等,承運貨品越來越豐富,為廣東省外貿企業構建了一條快捷準時、安全穩定、綠色環保的物流通道。”廣東廣物國際物流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部長葉小亮介紹,“我們先后開行了國際郵包班列、精品班列、跨境電商班列、新能源車班列、JSQ班列、接續班列、冷鏈班列等,為完善廣東省‘買全球、賣全球’能力體系作出重要貢獻。”
當前,白云區充分發揮廣州國際港作為全國18個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之一的區位優勢,助力“粵貨賣全球”的能力持續增強。白云區住房建設和交通局物流運輸管理科科長李鵬程介紹,目前已引進落戶中歐班列融合創新產業園、中鐵聯集、中鐵特貨、順豐、普洛斯陸港樞紐等龍頭項目,重點打造廣州國際港周邊物流服務、裝備制造、食品冷鏈等產業集群,為白云區打造千億級航空運輸與現代物流產業集群按下“加速鍵”。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隧道展、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展位預定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