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域(郊)鐵路成都至德陽線工程(以下簡稱“成德線”)友誼站一期圍擋完成合圍,標志著成德線全線10座地下車站全部完成一期打圍,線路地下段建設工作進入了新階段。
成都軌道集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主動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及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加速推進成都軌道交通第四期線路、軌道交通資陽線及市域(郊)鐵路成都至眉山線(以下簡稱“成眉線”)、成德線共計11線345公里建設,累計封頂車站突破108座,盾構完成掘進總量的88%。
成德線起于成都地鐵1號線韋家碾站,止于德陽市德陽北站,共設車站15座,其中地下站10座(成都段范圍內6座,德陽段范圍內4座)。線路建成后,將有效縮短成都至德陽的時空距離,促進區域產業、人口及各類生產要素的高效集聚。
目前,成德線地下段10個站點均已完成一期打圍,其中,成都段斑竹園站、國際商貿城站、杜家碾站同步開展了綠化遷移及管線遷改工作;德陽段地下站及區間風井一期綠化、市政設施及管線遷改工作已基本完成,成德線地下段建設工作邁入新進程。
同城建設,交通先行。助推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不斷提速,成都軌道集團協同推進市域(郊)鐵路建設,軌道交通資陽線、成眉線正在加速建設中。
作為四川省首條跨市域軌道交通線路,成資同城化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工程,軌道交通資陽線全線7座車站已封頂,實現全線洞通;正在全面開展軌道鋪設及機電安裝施工,軌道鋪設已完成總量的70.61%,車站機電安裝已完成總量的71%。
成眉線全長約59.139km,線路建成后,將加速成眉地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當前,成眉線正加快管線遷改、綠化遷移等前期施工,部分站點已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建設者們用汗水和勞動,建精品工程、優質工程、和諧工程,為“軌道上的都市圈”按下“加速鍵”,“朝看三星堆、午食壇子肉、夜游東坡水街”的美好都市圈生活將可感可及。
近日,隨著盾構機緩慢向前推進,軌道交通18號線三期工程騾馬市站~騾省中間風井區間左線盾構順利始發,標志著全線各工點已陸續轉入盾構施工階段。
騾馬市站為成都軌道交通首個四線換乘地鐵車站,由新建的10號線、18號線三期車站和已開通運營的1號線、4號線車站組成,配置為六層,深度達45.5m,堪比地下15層樓。該站不僅是目前成都在建軌道交通項目的最深車站,在全國地鐵建設中也十分罕見。
此次盾構始發的“主力軍”——“卓越號”盾構區間起于騾馬市站大里程端,沿人民中路向南敷設,止于騾省中間風井,長約1955米。該盾構將長距離穿越天府廣場站、錦江賓館站及區間隧道等既有1號線、2號線運營線路。
為了確保順利穿越,成都軌道建設公司邀請行業內專家對下穿方案進行評審,并嚴格按專家意見完善方案;組織參建各方對試掘進段的掘進參數、出渣方量等進行詳細的統計分析并制定合理的掘進參數;嚴格按監控量測方案對既有線及地面布設監測點,并采用自動化監測方式對既有線進行實時監測。
“卓越號”始發之后,該站還將陸續進行三臺盾構機的下井和始發,分別向南北全速掘進。
不僅是騾馬市站,為推進成都軌道交通第四期項目建設,全體建設者迎難而上、只爭朝夕,開足馬力抓高質量建設。截至目前,成都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項目封頂車站突破101座。
軌道交通8號線二期:全線7座車站已封頂,實現區間洞通和短軌通,正在全面開展機電安裝施工。
軌道交通10號線三期:2座車站已封頂,3座車站進行主體結構施工,正在開展盾構及機電安裝施工。
軌道交通13號線一期:16座車站已封頂,5座車站進行主體結構施工,正在開展盾構及機電安裝施工。
軌道交通17號線二期:16座車站已封頂,2座車站進行主體結構施工,正在開展盾構及機電安裝施工。
軌道交通18號線三期:3座車站已封頂,1座車站進行土方及圍護樁施工,正在開展盾構及機電安裝施工。
軌道交通19號線二期:全線12座車站全部完成移交。
軌道交通27號線一期:全線23座車站已封頂,全線實現洞通,正在開展軌道鋪設及機電安裝施工。
軌道交通30號線一期:22座車站已封頂,2座車站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正在開展盾構及車站機電安裝施工。
未來,成都軌道集團將持續秉持“人民地鐵為人民”的初心,高質量推進成都軌道交通第四期規劃項目、軌道交通資陽線及市域(郊)鐵路成眉線、成德線建設,加速推進城市綠色發展,讓更多市民乘客出行更加便利。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