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區地形極為特殊,蓬萊區、芝罘區、福山區、萊山區、牟平區(5大行政區域)沿著海岸線一字排開,東西過于狹長。
然而,如此狹長的地形,卻缺少完備的交通體系串聯,嚴重制約著市區的整體發展和居民的出行。
這也是煙臺急切需要地鐵的原因。
由于政策因素,煙臺的“地鐵夢”不得不暫時擱淺,但城市發展的腳步不能停,制約城市發展的關鍵因素仍然需要解決,市域鐵路建設就是一個很好的應對方案。
近期,龍煙鐵路市域化改造項目又接連傳來關鍵進展——
8月29日下午,龍煙鐵路市域化改造項目在2023年綠色高質量發展大會–碳達峰碳中和會議上正式簽約!
圖源:煙臺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在此前的8月24日至25日,國鐵集團鑒定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龍煙鐵路市域化改造工程可研補充咨詢評審會,項目的補充可研通過國鐵集團審查。
據了解,龍煙鐵路設計時速160公里,是一條客貨共線鐵路,進行市域化改造后將成為煙臺蓬萊國際機場重要的集疏運通道,可服務于黃渤海新區等沿線通勤客流并兼顧少量貨運需求。
項目需要對龍煙鐵路、藍煙鐵路等既有線進行改造,涉及國鐵集團、煙臺市和山東鐵投集團等多方資產,工程技術條件復雜、實施難度較大。為確保方案切實可行,山東鐵投集團協調國鐵集團鑒定中心再次對可研報告進行咨詢評審。
圖源:山東鐵投集團
會議期間,專家組分專業對可研鑒修報告和設計圖紙進行了審查,對引入珠璣站和煙臺站改建方案等重要工點設計方案進行了深入研究,會后形成了咨詢評審意見(初稿)。
這次會議穩定了主要設計方案,為項目加快取得可研批復,早日開工建設奠定了基礎。
目前,龍煙鐵路市域化改造工程已納入國家《“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項目由山東鐵路投資控股集團與煙臺市軌道交通集團共同出資建設。
估算項目總投資約93億元,運營總長度約76.8km,擬新增機場支線、蓬萊支線,擬新建車站8座、改建車站7座,串聯芝罘區、福山區、黃渤海新區和蓬萊區,建成后公交化開行市域客車,服務沿線通勤客流、機場客流、輪渡客流和旅游客流等,項目建成后,市區至機場的行程將縮短至約25分鐘。
龍煙市域鐵路規劃示意圖(僅供參考)
該項目建設充分利用既有鐵路通道資源,激活既有資產,挖掘鐵路蘊能,對于發展綠色交通、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煙臺市域鐵路項目推進的同時,濰煙高鐵項目近期也迎來新進展——
8月28日,濰煙高鐵蓬萊至昌邑段正線鋪軌全部完成,提前2天實現首鋪方向正線長軌貫通的節點目標。預計9月底全線鋪通,屆時,濰煙高鐵全線鋪軌工程將全部完成。
濰煙高鐵建成后,將結束萊州、招遠兩市不通客運列車的歷史,實現膠東半島高鐵成環,補齊膠東半島地區鐵路交通短板,助力煙臺市從“動車時代”邁入“高鐵時代”。
煙臺目前的交通已經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尤其是在快速路和軌道交通方面,早已落后與很多同等級城市。
近日,兩縱快速路部分路段得以通車,市民可以初步體驗到快速路的效率,但對于城市整體交通的顯著成效還需待兩縱一橫快速路網連通后才能得以顯現。
圖源:芝罘灣畔
可以看出,在煙臺在GDP沖刺的道路上,對于城市多維交通的建設也下足了功夫。
在現在的建設規劃之下,煙臺將未來3-5年內,逐步形成城市快速路網、市域化鐵路、城際鐵路“多網融合”的交通網絡。
內暢外聯多維交通網絡的形成,能夠有效的解決煙臺市區狹長、發展分散的痛點,促進市域橫向網絡聯系,提升市域各區市聯通性,加快形成內部公共交通大循環。
進而實現各區旅游互利共贏、交通互聯互通、產業互促共進、公共服務互補互惠,提升中心城區聚集度、首位度和核心競爭力,有利于做優做強中心城區。
同時,也能提高整個城市的交通安全和運輸效率、緩解城市內部交通擁堵、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在這個過程中,更多城市“新城”區域的價值可借助快捷暢聯的交通網絡得以提升,城市建設水平也將得以進階,對于提高城市活力吸引人才流入、提高樓市韌性同樣會起到潛在作用。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