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全面實施“一六六”戰略路徑,塑強基建支柱優勢。近日,中國建筑參與建設的福州軌道交通4號線首通段正式載客運營,建證福州邁入地鐵“環線換乘”時代。
福州軌道交通4號線首通段全長約24公里,共19個站,是福建省首條采用國際最高等級(GOA4)全自動駕駛系統運行的地鐵線路。中國建筑承擔2標段8站7區間的建設任務,串聯起東街口、東二環泰禾、萬達金融街等繁華商圈,為福州市民提供了更加高效快捷的出行選擇。
高效率推動工程建設
福州軌道交通4號線地處城市繁華地段,周邊房屋林立,地下管線極為復雜,交通疏解任務艱巨,為項目建設帶來了挑戰。
面對地下管線復雜難題,項目利用全面排查、坐標采集等方式確保管線走向清晰明確。建設前,與牽頭各方產權單位研討方案,結合實際施工安排對管遷任務進行分解;建設中,全過程盯控并動態優化調整實施方案;建設完成后,對管線線路進行全面梳理并形成紙質檔案,為后期回遷做好充足準備。
在交通導改方面,項目組建專項工作小組,積極對接設計與各產權單位,多次優化管線路由與交通導改方案,在保證交通通行量與管線遷改量等因素之間尋求最優解。其中,三角池站原設計將車站蓋板設置于換乘節點地下三層段,需要多次交通導改才能進行蓋板處圍護結構施工,項目創新將蓋板從節點段三層站位置調整至標準段二層站,降低施工安全風險,同時減少鬧市區交通導改期數。
作為福州在建地鐵項目施工難度最大的站點,4號線東門站地處交通要道,基坑距離圍擋最窄處僅1.46米,大型機械無法站位施工。為此,項目采用半蓋挖施工方式變更流程,增設面積約730平方米的三塊區域修筑臨時蓋板,解決二期土方開挖、鋼支撐架設及主體結構材料轉運等困難,助力各工序施工效率提升。
高質量打造樣板工程
項目團隊堅持以科技創新賦能項目建設,通過與業主單位、科研院校等通力合作,借助各方科研力量助力項目建設,有效實現降本增效、減碳增綠。項目共獲得7項省部級工法、20個專利、44個實用型專利,以及國家級AAA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住建部綠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等榮譽。
在盾構區間施工中,盾構機需穿越復雜多變的不利地層,對盾構掘進時地表沉降要求較高,且周邊存在河道、高架橋樁、高壓電塔、大型沉井、長距離220KV電力管廊等13處重大風險源。項目團隊通過專家內外指導、微動探測技術、創新施工工法等,確保車站混凝土澆筑與盾構臺車通行同時進行。
在天花吊頂施工中,項目采用“工廠化預制+模塊化安裝”的裝配式綠色建造方式,將大量高空作業轉移到地面預制拼裝,有效保障了施工安全,也方便后期運營維護。各類風管均采用預制加工方式,給水管運用卡壓式連接方式,無需焊接就可簡單連接薄壁不銹鋼,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建筑垃圾。同時,創新打造了COP全年綜合值5.0以上智能高效空調系統,系統可根據收集到的人流量峰谷值,自動優化控制公共區域通風空調系統的設備運行,以科技賦能“雙碳”。
高標準服務榕城發展
福州軌道交通4號線2標項目位于鬧市區,周邊交通、商業繁忙,居民區集中分布。項目黨支部積極落實集團“建證”黨建品牌和基礎部(中建基礎)“基業同心”黨建共建要求,聯合業主單位、參建單位、周邊社區等成立“黨建聯盟”,積極開展黨建共建,以黨建引領,凝聚多方合力,助推前期征拆、管線改遷、交通導行等工作順利開展,全面推動綠色環保施工。
項目按照“墊、遮、疏、擦、灑、沖”六字文明施工法,從降低噪聲、減少光污染、排除積水、控制揚塵、沖掃道路、保障交通、方便居民正常生活等七個方面著手,盡可能地降低工程對周邊的環境影響。同時以抓文明施工為著力點,狠抓標準化施工,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工地設立“黨員示范崗”,加強文明施工和工程安全質量輪流自查,聘請多名群眾代表擔任工地“文明施工監督員”,共同參與工程建設與管理。
舉辦黨建聯建居民座談會,開展地鐵開放日科普活動和護海凈灘、愛護家園行動,為居民檢修照明附屬設備……一系列活動加強了項目與周邊社區居民的聯系,進一步取得了沿線居民的理解與支持,以實際行動展現了央企責任與擔當。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谑械墓粨Q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