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地鐵13號線七工區盾構機“超越三號”刀盤緩緩轉動石鼓站~留仙洞站區間(下稱“石留區間”)右線順利完成始發。這標志著13號線西麗段盾構掘進施工進入加速沖刺階段!?
13號線七工區施工范圍包括“兩站三區間”:
西麗火車站、石鼓站、松坪站~西麗火車站區間、西麗火車站~石鼓站區間、石鼓站~留仙洞站區間。
本次盾構機順利始發的石留區間采用了盾構法施工區間右線隧道全長573米,盾構機自石鼓站北端始發后向北沿規劃道路先后下穿同發南路、留仙大道和既有地鐵5號線,側穿若干建構筑物后抵達留仙洞站。
# 由于洞身范圍內主要穿越地質為微、強風化混合花崗巖,強風化黑云母花崗巖(土狀),地質條件復雜,對盾構掘進參數選擇與控制,破土管理、刀具管理等方面均有較高要求,施工難度大。
# 磨刀不誤砍柴工,剛經歷過上一個盾構段的“戰斗”,“超越三號”盾構機核心部件刀盤經歷了“淬火重生”,為匹配石留區間復雜地質掘進要求,有關參建單位將刀盤進行了返廠改造,通過盾構人員現場駐守反饋實際需求,僅用時正常情況1/3的時間,28天高質量完成維修改造任務,確保工期節點有序推進。
與此同時,面對掘進時可能出現的軸線偏差,有關參建單位科學施策,確保精準把控每個數據、每項環節。
在盾構始發前,項目團隊提前做好地質詳勘,詳細把握下穿及側穿區間的基巖凸起的長度以及強度,并在豎井位置用高壓旋噴樁進行加固。
在掘進過程中,將通過控制盾構掘進參數及盾尾注漿參數盡量減少超挖及對地層擾動,控制地層變形。在整個施工環節將對地面及建筑物、盾構機刀盤、既有車站等進行系統全面的跟蹤監測,并設置專家值班室,根據地面沉降情況做好跟蹤注漿工作。
經過數十個日夜的連續奮戰,石留區間右線盾構組裝調試完成,各項始發準備就緒,得以順利始發!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