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深圳市加快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應用的要求,加速數字孿生先鋒城市建設,深鐵集團近年來大力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工程BIM應用
BIM技術?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以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為基礎建立了三維信息化模型,通過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該技術的運用對有效提高工程效率、節約建設成本、降低工程污染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截至2023年6月30日,深鐵集團所轄15條既有地鐵線路,均完成BIM模型創建工作,包括346座車站、360段區間,4座樞紐、25座場段、21座主變電所,共計756個BIM模型
實現運營線路全市域BIM化,離不開他們的努力
深鐵集團高度重視既有線BIM建模工作任務,制定了專項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專班,組建了聯合項目組,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強化統籌協調作用,逐項落實既有線BIM建模工作。
深鐵集團BIM團隊協同相關業務部門,通過制定方案、明確標準、細化任務進一步明確目標,確保既有線BIM建模工作科學有序開展,項目組以圖為基、不斷完善研發平臺精準管控工作進度,不僅提前完成全部既有運營線路的模型創建工作,還完成了相關成果提交。
目前,BIM成果已順利通過質檢,并提交至市CIM平臺進行數據融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成果,都應用在哪些方面吧~
實現運營線路全市域BIM化,最新成果看這里
深鐵集團依托自主研發的BIM平臺,結合已構建的BIM模型,融合現有業務系統,深刻融入全市基于BIM的“規建管用”一體化管理模式,自主開發城市軌道交通運維、應急及公共服務等方面場景智慧化應用,賦能各業務板塊。
“規建管用”一體化管理方面
深鐵集團全力打造,全國首家實現全市域運營線路BIM化的,軌道交通企業利用現有BIM技術標準及工作方案等資料,規范系統的進行BIM建模提升BIM建模質量
為市CIM平臺提供高質量BIM模型,助力全市既有重要建筑BIM精模建設工作,服務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大局,助力建設數字孿生先鋒城市,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數字化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城市軌道交通運維方面
一是一體化運營管理?;?支、6、10、12、14、16、20號線的BIM模型,結合綜合監控系統,探索實現線路整體運行態勢和各車站實時運行狀態信息的一體化查詢,以三維可視化賦能客流統計、能耗管理、調度監控等業務分析。
二是數字化運維模式。通過大數據平臺將EAM系統設備屬性信息與BIM模型進行綁定,承載設備設施全壽命期信息,創新工單管理、維修維保管理等業務管理模式,助力傳統設備管理模式向基于BIM的三維化、數字化、協同化轉變。
應急及公共服務方面
一是可視化應急指揮。為了將應急指揮工作深入到更小管理單元,深鐵集團以BIM平臺為數據底座建設應急指揮系統,將攝像頭與BIM模型綁定,實現在BIM平臺調用實時畫面,為現場應急指揮提供三維可視化支撐;錄入車站三防、防火、行車、安防、AED五類應急物資信息,實現車站應急物資的三維資產可視化管理,為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賦能。
二是空間化安保區管理。通過將BIM模型與安保區范圍的隧道埋深、百米標、攝像頭、巡查設施設備、巡查人員定位等信息融合,實現BIM平臺與安保區管理業務系統的空間數據聯動,賦能安保區全過程管理,提升風險研判能力。
三是場景化樞紐管控。運用BIM模型承載各專業數據,開發樞紐的物業服務、公共安防、設備管控、方案演示等業務場景,滿足對樞紐復雜空間多業態數據集中式管控的需求,支持按項目業態、時間等維度查看和統計有關業務數據,賦能樞紐協同管理。
目前深鐵集團BIM平臺
已融入全生命周期各業務管理
日均登錄超1000人次
累計登錄超110萬人次
實現運營線路全市域BIM化,這些改變“未來可期”
深鐵集團既有運營線路全市域BIM化,向數字孿生先鋒城市建設提供了準確、可靠、系統的軌道交通基礎設施孿生數字底座,直觀量化了軌道交通沿線地上地下設施關系、地質勘察與物探信息、各類管線信息等數據,有助于延伸軌道交通沿線城市空間應急、安保、運維、風險源管理、災害防御等場景智慧化應用深度,為沿線城市空間開發方案研判開辟了新的媒介與渠道。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谑械墓粨Q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