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完成吊裝,浙江湖州東站全面進入鋼結構體系施工階段。作為位于長三角幾何中心的一座新建高鐵站,這座車站未來將為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增添哪些利好?
互聯互通更廣闊
“湖州東站是合杭高鐵湖杭段(以下簡稱“湖杭鐵路”)與滬蘇湖鐵路的銜接站,預計遠期發送旅客400萬人次,將于2024年12月投入使用?!闭憬煌瘓F湖杭鐵路建設指揮部工程管理部副部長王煒表示,截至目前,湖州東站站房主體結構已全部完成,雨棚主體結構完成70%,鋼結構屋面、幕墻以及二次結構正在進行施工。
去年9月,浙江交通集團主導投資建設的湖杭鐵路正式建成投運,“軌道上的長三角”再添新成員。該線路全長137.8公里,一路串聯起“詩畫江南”腹地,截至今年10月底,湖杭鐵路共輸送旅客370余萬人次。高鐵帶來的客流,給沿線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力。一年來,這條發展路、風景路、幸福路、亞運路帶動的不僅僅是出行的獲得感,還有人才、物資、信息、技術、資金等生產要素的快速流動。
提經濟促騰飛
在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上,湖杭鐵路讓湖州的“創谷經濟”與杭州的未來科技城、城西科創大走廊“牽手”,交通動脈互聯互通,催生了長三角區域澎湃的“內生動能”。
距離鐵路湖州站不到10分鐘車程的西塞科學谷內,目前已匯聚來自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等高校與科研機構的11個科研項目,以及約500名科研人員。“選擇湖州,除了對科學谷綜合水平的認可,還有區位的優勢?!蔽靼步煌ù髮W—湖州中子科學實驗室領銜專家、博士生導師王盛說,“從湖州東部新城出發,乘坐湖杭鐵路至長三角主要城市,半小時即可通達,交通的優勢將直接助力科學谷成為長三角重要的創新資源集聚平臺?!?/p>
藍圖變通途
山水相逢,阡陌交通。穿過萬家燈火,飛馳的湖杭鐵路已然成為浙江乃至長三角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湖杭鐵路北面一段,即杭州西至湖州段,屬商合杭鐵路浙江段;南面一段,連接的是杭黃鐵路和在建杭溫鐵路。從杭州西站出發,向北可銜接寧杭、商合杭高鐵,可達江蘇、安徽、河南等地;往西、南可與杭黃、杭溫、杭衢高鐵銜接,可到福建、江西等地;往東與在建滬蘇湖鐵路、擬建的滬乍杭鐵路銜接,打通滬杭新通道,可至長三角龍頭上海。
交通互聯互通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先行領域,也是世界級城市群的題中之義。作為全省綜合交通投融資主平臺和綜合交通建設主力軍的浙江交通集團,正在積極推動浙江全省域、全方位參與并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a target="_blank" target="_self" rel="noopener">軌道上的長三角”加速飛馳,現代化的交通網絡加速串起了人流、物流、資金流,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駛入快車道。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