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研發的這套大數據系統支持對軌道交通網-線-站三級客流特征高效查詢,將軌道交通車站分為居住類、辦公類、商業類等不同類型,實現不同類型車站客流特征與周邊人口崗位、出行需求、基礎設施、交通接駁等服務狀況相關性分析,為規劃方案客流研判提供決策支撐。”第二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城市建設與持續發展科技論壇日前在北京、澳門兩地同步舉行,北京城建交通設計研究院總經理劉劍鋒介紹了大數據系統助力城市交通發展最新研究成果。
劉劍鋒說,智能決策系統是城市交通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全國城市軌道交通量化評估大數據系統”包括軌道交通沿線人口崗位、出行需求、基礎設施、交通接駁監測評估,軌道客流綜合分析,軌道發展潛力評估,線站位方案比選支持,TOD規劃決策支持等功能,分為“全國-省-市”三級系統,可為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運營等不同階段提供決策支持。
據介紹,此次論壇以“交通與城市”為主題,聚焦海峽兩岸暨港澳城市建設與交通協同發展過程中的科學技術難題,探尋解決方案,匯聚智力,共謀發展。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軌道交通分會理事長、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總經理王漢軍表示,此次論壇,海峽兩岸暨港澳專家學者圍繞交通與城市開展高端對話,極具創新性、前瞻性和引領性。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作為交通與城市發展事業的探索者、參與者、受益者,願同各界一道努力,讓交通更暢通、城市更美好。
科學論壇上,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范維澄,國際地層凍結學術大會組委會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湘生等專家學者圍繞科技創新賦能城市安全、超大城市深層地下空間韌性關鍵科學問題研究、智能與數字化工程技術應用、面向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建筑設計及施工、數位雙生及AI技術於智慧捷運設計之運用等議題作報告交流。
工程論壇上,來自澳門、香港等地的專家學者圍繞城市交通大數據研究、從區域性及多維度探索澳門未來的交通規劃發展、香港建筑信息模擬行業發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等主題交流研討。
青年圓桌論壇上,來自內地及港澳臺的青年工程師圍繞交通與城市主題展開對話,就北京、香港、澳門、臺北等地城市規劃、交通建設等熱點問題和新技術進行了交流。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