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臺州市域鐵路S1線(以下簡稱“S1線”)正式開通運營一周年。
在過去的365個日夜里,S1線31列車,15個車站,服務人次超千萬,列車正點率高達99.97%,給臺州人帶來全新出行體驗。
而這只是臺州軌道交通宏圖上的第一筆。為構筑“S+M”的軌道交通體系,服務三區兩市一體化的發展需求,臺州市交通投資集團(以下簡稱“市交投集團”)牢記市委市政府的囑托,肩負打造軌道城市的歷史使命,跑出加速度、干出好成績,全力提效增能、不斷做優做強做大,展開一幅“軌道上的城市”的宏偉畫卷。
軌道交通漸成市民出行首選
“太方便了!坐著S1線來看演唱會,不僅能準確規劃出門,還免去了‘停車難’困擾!”12月16日,“Hello Earth 音樂嘉年華”在臺州市體育中心開唱,溫嶺歌迷李巧巧和朋友們乘著S1線到椒江看演唱會,準點、舒適的出行體驗讓她忍不住發了一條朋友圈點贊。
臺州交投供圖為有效應對演唱會激增客流,給廣大市民營造良好的出行環境,S1線提前預判、優化措施、有序引導,主動將運行時間延長至23點30分,增開18列班車,充分保障乘客出行需求,讓觀看演唱會返程的乘客們放心回家。
與此同時,S1線運營部門與臺州軌道交通治安分局等單位進行溝通協調,值班站長與駐站民警以及執法隊隊員頻加聯合巡邏,加大對各個出入口的巡視力度,無死角巡查車站,為市民安全出行保駕護航。
在一年的運行中,S1線不斷提升“服務力”,持續送出“軌道溫暖”。
酷暑炎炎,S1線臺州火車站、學院路、恩澤醫院、臺州汽車南站、萬昌路等地下車站設立“文明納涼區”,設置休息桌椅,免費提供飲用水、針線盒、手機充電等貼心服務;“雙考”期間,設立“愛心助考服務臺”,為“趕考人”提供愛心服務,為學子圓夢之路保駕護航;8月,全線15座站點上線“和合e書吧”,百余冊紙質圖書、10萬余冊電子書供乘客借閱,為車站增添一抹書香;寒潮前夕,全線15座車站備足一次性雨衣和一定數量的雨傘及傘套,為市民出行撐起一片“晴天”……
臺州交投供圖臺州人的“軌道生活”初體驗,獲得感滿滿。市民們收獲“一小時通勤圈”和“一日生活圈”,市交投集團收獲首條城市軌道建設、運營的寶貴經驗,城市收獲更多的升值土地、增長稅收和源源不斷涌入的人流物流資金流。
軌道交通正逐漸成為臺州人出行首選,臺州人對“密織軌道網絡”的期待也越來越大。
吹響編織軌道網的沖鋒號
12月18日,臺州市域鐵路S2線項目(以下簡稱“S2線”)成功拿下期盼已久的施工許可證,“掛擋提速”,開足馬力,全力沖刺“全線開工”。
660萬臺州人的“軌道夢2.0”由此開啟。這項浙江省千項萬億工程、十大民生實事工程,將承載人們對“東進西擴、南聯北跨”城市軌道交通骨干網絡的殷殷期盼,在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的趕考路上,風馳電掣向未來。
臺州交投供圖自工程建設用地批復文件落地,S2線位于黃巖北洋鎮的110多畝停車場用地,一口氣交出30畝土地;S2線土建1標快速進場,開展地面清表、地基處理,摩拳擦掌只待施工令一到,立馬開干;S2線土建5標在椒江市府大道與疏港大道交叉口處開展“一條河”橋河道改移和交通疏解施工,為正式開工做足準備;土建2標、4標、5標則加緊推進綠化、管道、橋梁拆復建、隧道加固等工程,為地下盾構穩步推進打好基礎……
自今年6月完成施工準備以來,S2線施工、監理單位從全國各地抽調精兵強將組建項目建設指揮部,短短半個月內,基本實現項目部主要管理人員到位,3個月內完成項目部建設,4個月內完成主要施工方案及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和施工安全專項風險評估。
……
放眼未來,臺州正大步流星,邁上打造“軌道上的城市”的康莊大道。
S2線建成后,臺州將形成東西南北十字形的軌道交通結構,初步實現“線跟人走、人跟線走、成網運行”。具體來說,就是在黃巖、椒江和臺州灣新區主城區主要以“線跟人走”為主,車站選址覆蓋沿線主要客流集散點,在主城區外的近郊區和郊區,選線主要以“人跟線走”為主,充分貫徹TOD發展理念,以交通引領城市發展,以人為本,實現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
臺州交投供圖此外,線路串聯臺州西站和臺州站等綜合交通樞紐,實現S2線與甬臺溫高鐵、金臺鐵路、杭臺高鐵和S1線的“零換乘”,最大程度方便旅客出行;串聯黃巖北洋鎮和方特樂園等臺州市旅重要游集散點,最大程度吸引客流的同時,給沿線旅游業注入活力。
臺州交投供圖市交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林立宏表示,S1線的開通運營,讓臺州從“公路時代”拓展到“軌道時代”,這是臺州軌道交通軌道史的重要一筆。臺州城市發展需要軌道,推進軌道建設需要沿線市(區)的合力支持,市交投將全力做好一批項目前期謀劃,進一步加強軌道交通對核心樞紐、重要組團的覆蓋,支撐并引領臺州成為以軌道為核心的城市。
軌道建得好 城市能級高
黃保才
一座城市的發展,是一條淵源有自的河流。
臺州,站在迎接撤地設市三十周年的時間節點上,今天迎來軌道交通S1線開通運營一周年的喜慶時刻,作為一個乘坐體驗過的市民,內心的喜悅,不亞于開通之初的歡欣。這條全長52.4公里、花了6年時間建成的軌道線,在過去的365個日日夜夜,以高效、安全、便捷、優雅的方式,承載了一千萬人次的出行。毋庸置疑,在明天和后天,還將有更多的人選擇軌道實現通勤。
臺州逐夢“三高三新”,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打造高能級城市是題中之義。軌道交通建設,是躍升現代城市能級的一大手筆,是市民體驗感最強的時代進步。臺州從“公路時代”拓展到“軌道時代”,市民出行時間更有保障,生活范圍變大了,并且更加從容;交通運行更暢通,城市道路擁堵得以緩解;城市生活更綠色,降低了出行能耗,減少了環境污染,我們棲居的家園,由外而內都變得更美好。
S1線還聯動了城市商圈、更新了城市風景、豐富了城市文化,促進要素資源高能級流動——這是一條與城市共同成長,也助力著城市成長的軌道線。令人倍加欣悅的是,臺州交投鐵軍趁勢而上,編織著“S+M”“三縱三橫”軌道交通體系藍圖,眼下,S2線即將全線開工建設,臺州人的“軌道夢2.0”啟航。在可以期待的將來,隨著軌道建設大步躍進,交通組織無縫對接,空鐵一體化時代將撲面而來,“軌道+公交+慢行”會真正成為市民出行首選。一個構造縝密而緊湊的“軌道之城”,將更好地傳承這一方文明的成果。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