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通中關村、上地軟件園高科技園區和天通苑、回龍觀大型居住區,處于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A、B兩條線路交會點的新龍澤站正加緊施工。1月7日,從京投所屬軌道公司獲悉,作為北京在施體量最大的地鐵車站項目,新龍澤站第一段底板于6日完成澆筑,這也意味著車站在新年伊始正式啟動主體結構施工。
第一段底板順利澆筑
1月7日上午,新龍澤站施工現場,門吊、塔吊、汽車吊,吊車林立。站在觀景平臺上,一個橫跨東西的超大基坑已然成型,幾十根大噸位的鋼支撐南北向排布于基坑頂部,一眼望去,蔚為壯觀。
“新龍澤站的基坑長532米、寬46米,局部可達到54米,面積相當于4個足球場大小。”施工方北京建工軌道交通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04標段項目經理張東說。
超大基坑施工,效率有講究。為了便于組織作業,施工現場分成了東區、中區和西區。跟著張東的腳步,來到西區約地下20米深處,現場猶如一座“鋼鐵森林”,上百名工人正在鋼筋作業面上忙個不停。6日,這里剛剛完成第一段底板澆筑,一層保溫棉被正鋪在剛澆筑好的底板上,用于抗寒保溫。
“底板澆筑是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節點,標志著車站轉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睆垨|介紹,新龍澤站為地下二層雙島四線換乘車站,未來將作為地鐵13A線、13B線、地鐵19號線以及遠期規劃的市郊鐵路東北環線的換乘車站。
多種支護形式保障安全
“鋼筋下來了,大伙兒注意著點。”正說著話,鋼筋班組組長常占福身著薄棉衣走了過來。“不冷!基坑下沒有風,穿薄點好干活?!背U几Uf,冬天天短,早上7點班組就上工了,“都是老工人了,干勁足,一人一天就能綁扎約1噸重的鋼筋。”
由于跨度大、結構復雜,新龍澤站采用了多種支護形式來保障深基坑的安全?!岸喾N類的支護形式用在同一座地鐵站中的情況很少見?!睆垨|舉例,車站圍護結構采用了地連墻,即將鋼筋混凝土墻打入地下,起到圍護和防滲作用。在斷面較窄區域,采取了常規的鋼支撐;在斷面較寬區域,采用了錨索支撐,用金屬索“拉”住墻面;而對雜填土地層不適用錨索的區域,采用了鋼筋混凝土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北京軌道交通智慧工地示范線,新龍澤站還集合了AI、5G、BIM、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打造了一套堪比“智慧大腦”的管理系統,消防安全、施工規范,都有“智慧大腦”實時監控。
力保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車站進入主體結構施工,最忙的階段來了,項目部已提前排好施工計劃。“目前有300余人在現場,下一步我們將統籌施工生產,全力以赴推進建設?!睆垨|表示。
“目前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新建段工程進展順利,力保實現一季度開門紅?!本┩端鶎?a target="_blank" target="_self" rel="noopener">軌道公司二分公司工程十部部長陳建偉介紹,工程完成后,將進一步改善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出行條件,完善北部地區軌道交通線網,更好滿足市民出行需求。(鹿楊)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谑械墓粨Q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