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交通部長陸兆福認為,即使日企退出隆新高鐵征集企劃書(RFI)程序,并不會影響隆新高鐵計劃,因為還有數百家公司對這個計劃有興趣。
他說,隆新高鐵信息征詢書(RFI)程序是開放性的,公司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參與其中。
“我們不會因一家公司沒興趣就喊停,還有很多公司感興趣。因此,沒什么好評論的。”
詢問日資公司退出是否帶來影響,陸兆福重申,并沒有任何影響。
“還有很多人感興趣。我們是開放征集企劃書的,為何需要就此感到壓力?只是一家公司(退出),可能覺得這個模式不適合他們,但還有數百家公司對此感興趣。”
他是今日在電動火車黑風洞站出席大寶森節活動后如是指出。
另外,他也澄清,現階段并非競標程序,只是RFI階段。
“在這個階段,有很多公司表示有興趣,我們想要藉此知道他們的執行方式。據我了解,有數百家公司提呈了企劃書。”
他說,1月15日(周二)結束征集信息征詢書后,政府才能知道有多少公司感興趣,之后才進行評估。
日本《共同社》報道,消息指出,由于大馬政府不愿提供財務援助,參與建設風險太高,日資公司決定退出參與隆新高鐵計劃。
首相兼財政部長拿督斯里安華昨日也證實,日資企業將退出隆新高鐵項目競標,他簡短回應表示,自己剛收到相關報告,需要時間再做研究。
《共同社》是引述政府及私人界消息報道,包括希望能將日本新干線子彈列車系統,運用在隆新高鐵的東日本鐵道(East Japan Railway Co)在內的日企,已決定退出競標,因這個項目缺乏政府財務援助,風險相對增加。
這個項目預計耗資1000億令吉,不過大馬政府計劃通過公私合營,而非政府支出或提供債務擔保。
報道指出,日資公司撤出投標,或讓競爭的中資公司,進一步強化在東亞的基礎建設版圖,尤其中資企業已在去年完成在印尼的高鐵項目,另外由中資出資建設的寮國高鐵線也在運作中,且正緩慢銜接至泰國。
馬新政府是在2013年,針對建設隆新高鐵達成初步協議,以在吉隆坡至新加坡之間,建設全長350公里的高鐵軌道,進而縮短兩地通勤時間至90分鐘,相比開車則需費時逾4小時。
當時,東日本鐵道及日本住友商事(Sumitomo Corp),都表示對參與競標隆新高鐵有興趣。
不過,基于不愿加重政府的財政負擔,前首相丹斯里慕尤丁在2021年取消這項計劃,而現任首相安華,則宣布重啟隆新高鐵項目,但卻轉為公私合營模式推行,以免讓政府財務負擔過重。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