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印發北京市2024年重點工程計劃的通知。以下為全文: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10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是災后恢復重建的攻堅之年,做好投資工作意義重大。市重點工程是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實施精準調控的關鍵抓手,經報請市委市政府批準,2024年將繼續實施“3個100”市重點工程,集中精力推進100個科技創新及現代化產業、100個基礎設施和100個民生改善項目,以重大項目帶動擴大有效投資。其中新建項目120個,續建項目180個,力爭當年完工項目65個。同時,2024年安排重點推進前期工作項目200個。
現將《北京市2024年重點工程計劃》印發給你們,并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落實主體責任
各責任單位按照“誰分管、誰推進”原則開展常態化、精細化調度,細化項目推進、投資計劃落實工作方案,嚴格落實計劃確定的任務節點,做好新建項目開工落地和續建項目有序推進的服務保障工作,項目推進過程中出現建設投資計劃重大調整變更的,需及時將有關情況向市委、市政府報告。各審批部門要按照“誰辦理、誰協調”原則,持續推進營商環境優化,主動對接、靠前服務、優先辦理、并聯審批,落細落實重點項目總量控制指標保障機制,統籌耕地占補平衡、林地占用、能耗等指標優先保障具備條件的市重點工程項目,力爭6月底前完成指標配給。各區政府要積極對接轄區范圍內重點工程項目,嚴格落實屬地責任,持續開展重大項目征地拆遷“拔釘子”專項行動,力爭年內全部銷賬,同時在市政接用、施工外圍配合等方面做好保障。各項目建設單位要倒排工期,確保新建項目按時開工、續建項目如期推進、完工項目盡快投用。
二、強化調度服務
充分發揮重點項目落地和投資促進工作專班作用,對照《北京市2024年重點工程計劃》逐項梳理調度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土地資金要素保障、項目開復工等工作,聯合會商,協調解決在項目調度過程中發現和主責單位提出的需協調解決問題。定期梳理匯總重大、共性問題逐級提請副秘書長、副市長、市長專題研究解決,確保項目按計劃開工,按期足量完成建設任務。力爭推動一批2024年重點推進前期工作項目提前至年內實現開工。
三、加強月報管理
充分運用北京市投資項目調度與服務平臺,加強項目動態監測、問題反饋、過程督導。項目建設單位為第一責任人,應于當月第25日至下月第5日期間登錄平臺(http://project.fgw.beijing.gov.cn/zdgcddfw),按期填報項目進展情況、投資完成情況及存在困難和問題等,為項目精準調度提供依據。各責任單位須對所負責項目的月報信息審核把關,督促未填報單位抓緊報送信息、填報不認真單位抓緊整改,確保項目月報信息及時、準確、完整。
??部分重點工程計劃??
鐵路(6項)
軌道交通(12項)
城市更新(7項)
教育(24項)
醫療養老(22項)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