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M101線14個站點將全面開工;新開工10個、竣工5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建成1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2024年通州區重要民生實事項目》日前公布,2024年副中心將繼續辦理一批重要民生實事,主要涉及改善居住條件、方便市民出行、提供生活便利、優化公共服務、營造宜居環境、豐富文體生活、強化社會保障、保障公共安全等八大類,共計41件。
頗受市民關注的軌道交通M101線一期工程,2024年將實現14個站點全面開工建設,逐步提升城市副中心對外出行效率。軌道交通M101線是城市副中心區域的首條內部地鐵線路,一期工程起點為商務園,終點至張家灣東,線路全長19公里,設置14座站點,竣工后將串聯起通州商務園、潞苑居住區、運河商務區、城市副中心站樞紐地區、行政辦公區等多個重點功能區。此外,2024年副中心還將新開或優化調整公交線路15條,完成西潞苑西一號路道路工程建設,年底前具備通車條件,推進玉橋西路、翠屏路等道路建設,完善區域路網,促進區域微循環,進一步緩解交通壓力。
在改善居住條件方面,2024年副中心要新開工10個、竣工5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并持續推進老樓加裝電梯工作;完成4個供水管線改造提升工程,改善老舊小區群眾反映的水壓低、水質異常等現象,提升老舊小區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并持續對“12345”市民服務熱線物業管理問題訴求量前100名的小區進行專項治理。
在便民生活方面,2024年副中心將建成1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成張家灣設計小鎮北泡輕鋼家園中心并投入使用,推進怡樂園二區社區級家園中心禮堂改造項目,新建北苑家園中心、東小馬家園中心2個街區級家園中心;在梨園中街等2條試點道路建設快充充電樁,滿足新能源汽車用戶充電需求;年底前完成5個“城市治理大腦”應用場景建設,為城市管理提供智能化決策支撐,實現高效城市治理。
在優化公共服務方面,2024年副中心將選擇試點校開通通學定制公交,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義務教育通學服務,減輕家長接送負擔,緩解學校周邊交通擁堵;積極擴增公辦幼兒園學位720個,保障幸福里幼兒園、京鐵家園幼兒園投入使用;推進“元宇宙+教育”示范工程項目,建設通州區專屬XR數字化教育云平臺,配備VR終端4000臺,實現全區中小學隨時隨地可開展多方面全流程XR教育教學應用;通過建設5G+院前急救項目,打造通州區一體化院前院內信息聯動平臺,實現區內醫療機構、急救站點、急救車的互聯互通,提前醫療救治,實現“上車即入院”;在晟世嘉園等老齡化較為嚴重的社區新建10家養老驛站。
在營造宜居環境方面,副中心2024年將圍繞“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的高頻問題及群眾訴求強烈的事項,統籌實施100項“小微項目惠民生”工程,加快解決群眾身邊煩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完善東郊森林公園餐飲、車船租賃、游玩項目等配套服務設施,提升公園綜合服務能力和游客游園體驗;在155平方公里范圍內開展2.27萬平方米小微綠地建設工程,提升綠色空間的便捷性、共享性和舒適性,為群眾打造“出門見綠、起步聞香”的綠色生活空間。
在豐富文體生活方面,副中心2024年將圍繞歌唱北京、舞動北京、藝韻北京等板塊,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惠民系列文化活動1300場。在強化社會保障方面,副中心2024年將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開發就業崗位4萬個以上,實現城鄉勞動力就業1.5萬人以上;建設籌集政策性住房2000套,竣工政策性住房4414套,更好滿足群眾住房需求;完成3.6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