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是吉林省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制動閘片、受電弓滑板和電觸頭是軌道交通裝備的高端關鍵零部件,其對材料綜合性能的要求非常苛刻,為了實現相應產品國產化和應用化,解決高端關鍵零部件基礎材料“卡脖子”問題,長春工業大學高性能結構材料與創新設計團隊自2010年先后與吉林華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瑞斯福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吉林八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展校企聯合研發工作。在粉末原料品質提升、復合粉末制備、復合材料設計與構型、專有工藝技術革新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科技進步,創造性地解決了添加組元與銅基體界面結合差的技術難題,巧妙地設計出多尺度、多組元、構型化的組織結構,成功研制出高性能銅基粉末冶金復合材料系列產品并順利實現了工業化生產,開發了高品質高性能粉末原料生產工藝技術。近日榮獲2023年度吉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圖1 石墨/Cu“機械互鎖”界面構型
圖2 試制銅基摩擦片材料: (a)摩擦片宏觀照片;(b)元素分布和金相組織
圖3 指導企業中試生產
團隊提出增強體、潤滑相界面處理技術,納米級石墨烯/銅復合粉體制備技術,高性能銅基復合材料關鍵制備技術,高品質金屬粉末材料制備技術,旋轉式還原粉生產工藝技術等五項創新性技術。研制出的高純鐵粉,超越國外壟斷產品的性能指標;成功研制出高品質金屬粉、復合粉等粉末原料制備技術及裝備,開發的還原粉旋轉式生產工藝技術,使窯內生產溫度提高至1150℃,產能提高3倍,能耗降低 35%,獲得吉林省產學研投資基金立項投資,總投入1.3億元,建成國內首條生產示范線,近三年銷售收入10余億元。研究成果推動了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的自主創新和關鍵零部件的技術升級,帶動了行業發展。
先進復合材料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標志和動力,國家尖端科學的不斷進步對于制造材料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先進復合材料的應用更加廣泛。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