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記者從成都軌道集團獲悉,成都軌道交通第四期線路及市域(郊)鐵路共104座實現封頂,100座車站進入機電施工及裝飾裝修階段,盾構累計掘進完成設計總量92%;成都軌道TOD項目51個在建地塊均實現滿工滿產。建設者們鼓足干勁、擼袖實干,奮力推動8號線二期、27號線一期和成資線年內開通初期運營,24個TOD項目加速建設,積極兌現城市和市民的美好期待。
成都軌道集團秉持“人民地鐵為人民”的初心使命,國內創新提出運營前置、TOD前置、資源開發前置、市政配套前置“四前置”工作理念,聚焦“五個奮力突破”,聚力“五個深度同步”,實施交通出行綠色賦能等“十大行動”,在更高起點推動軌道與城市深度融合發展。
全面構建軌道引領的綠色高效交通體系
深入貫徹落實交通強國戰略,全面落實省委“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及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重要部署,構建“軌道引領、公交優先”格局,成都軌道集團持續配合優化線網規劃,加快打造“軌道+公交+慢行”綠色出行體系,在國內率先量化提出中心城區綠色交通出行結構,軌道交通公交出行分擔率超過60%,累計運送乘客超120億人次。
國內首創“四前置”理念。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格局。當前,成都正在推動空間、產業、交通、能源四大結構優化調整,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成都軌道集團匹配城市發展能級,首創提出“四前置”理念,著力把乘客優先導向貫穿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全過程,以“運營前置”為基礎、以“TOD前置”為引領、以“資源開發前置”為突破、以“市政配套前置”為支撐,推動軌道交通項目綜合效益最優,加快軌道交通項目建設,構建軌道與城市深度融合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讓“建軌道就是建城市,通軌道就是通生活”理念可感可知。
2023年,隨著連接雙機場的成都地鐵19號線二期開通,成都軌道交通線網里程正式突破600公里
構建世界級軌道線網格局。圍繞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等重大戰略,錨定“構建世界級軌道線網格局”目標,成都軌道集團積極促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推動構建多層次軌道網絡融合互聯體系,高標準推進成都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線路及市域(郊)鐵路共10線302公里建設。截至目前,8號線二期全線車站已封頂,27號線一期、30號線一期全線洞通,3萬余名建設者火力全開,全力確保8號線二期、27號線一期、成資線高質量開通,線網運營里程突破“650+”,加速呈現“軌道上的都市圈”。
“綠智城軌”賦能幸福生活。地鐵站內,智慧安檢、刷臉進站等科技帶來出行新體驗;地鐵站外,軌道項目建設“綠色模式”持續守護碧水藍天。當前,成都軌道集團以“智慧蓉城”建設為牽引,大力推進“智慧城軌”示范項目建設,積極打造綠色城軌建設全國行業示范標桿,助推大城市治理提能增效。全譜系打造智慧車站、智慧導乘、全自動運行列車等智慧軌道出行場景,以綜合智能調度系統、客運服務管理平臺等智慧手段守護市民乘客高效出行。著眼幸福美好生活建設,全國首創“文明365”服務長效機制,將文明城市標準與地鐵服務標準深度融合,構建“禮頌金沙”“明禮車站”等文明出行場景,推出“同臺換乘”“同站過街”“分區控溫”等特色服務,打造高低位票亭、兒童洗手臺、母嬰室等全齡友好設施,厚植城市高質量發展綠色本底,以“用心每一天”的服務溫度帶來“溫暖美一程”的美好體驗,軌道交通發展指數、效率指數、服務指數和安全運營指標等均位居國內第一方陣。
加速呈現軌道上的公園城市未來社區
軌道引領、匠心筑城。堅持全球化視野,堅定“未來社區的締造者”和“軌道生活的創享者”角色定位,成都軌道集團聚力打造TOD“全球標桿、世界高地、行業典范”,積極構建“人城境業”高度融合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樣本。
示范營建未來社區。以全面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為引領,把“軌道因素”作為核心競爭力,成都軌道集團高品質打造陸肖站TOD綜合開發示范樣板,全速推進四川師大站TOD等24個TOD項目建設,力爭新開工130萬平方米,建成保障性租賃住房不少于4500套。高效鏈接“生活”與“消費”,做精商業策劃、空間營造、業態布局,高能級推動“萬象天地”、中體城、金普頓酒店、洲際酒店、希爾頓酒店等業態完善打造;年內還將高水平亮相雙鳳橋站“未來社區”,高標準開業雙鳳橋站山姆會員店、二江寺站商業,加快呈現TOD 場景示范效應。加速呈現城中有園、推窗見綠,宜居、宜業、宜游的TOD未來幸福美好生活,為公園城市建設和未來社區創建提供軌道樣本!
加速兌現美好期待。通勤路上隨手購買一杯咖啡,地鐵轉角邂逅一場展覽……多元軌道出行場景構筑了市民乘客通勤路上的“成都式幸福”。今年,成都軌道集團不斷營造軌道生活新場景,推動崔家店“幸福里”、犀浦站生活市集、“美好生活車站”等商業示范場景建設,“早安熊貓”早餐工程、TOD社區食堂等軌道幸福生活落地,商業方艙、智慧小站等多元業態融合發展,積極構建高品質、高能級、特色化軌道生活生態圈,賦能市民美好幸福多彩通勤生活,傳遞天府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發展的融合之美,讓一切有空間的地方皆可停留、皆能交往、皆有效益。
加快建設現代化軌道交通產業體系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3月6日,成都軌道集團攜手國內軌道產業鏈頭部企業打造國內最高運行安全等級站臺門綜合系統,實現成都軌道交通產業數智化轉型發展關鍵布局,全面助力建設成都軌道交通產業“兩城一高地”。
科技創新跑出軌道交通“加速度”。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緊盯新一輪信息化、數智化、智能化科技革命和產業發展趨勢,加強與西南交大、中國中車等國內知名高校、行業頭部企業合作,推動原創性、引領性技術攻關突破,將2025智慧型全自動行車試驗平臺升級打造成為具有行業示范效應的概念驗證中心,全力推進“地鐵線網智慧能源系統”“市域鐵路系統減振降噪技術”等產業前沿技術研究。積極聯合西南交大、產業鏈頭部企業打造“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及產業創新中心,累計獲得專利34項,4項技術達國際、國內先進水平。
加快建設現代化軌道交通產業體系。聚焦“高端裝備制造、科技創新、智能運維”等重點領域,促進中車四方、中車長客等30余家行業龍頭企業在蓉落地,主導軌道裝備智慧工廠、交控科技西部區域總部等14個“專精特新”高能級產業項目落地,推動與重慶共建世界級軌道交通產業集群走深走實,在牽引系統、供電系統等專業領域加強協同合作,形成成渝地區軌道交通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的帶動示范效應,全面提升軌道交通“成都研、成都造”行業領跑力,全力打造引領成都未來發展的千億級軌道產業。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