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工作十幾年,他一直奮戰在施工一線,從技術員、安質部長、安全總監、項目常務副經理到項目經理。期間,參建的項目3次獲得國家優質工程獎等榮譽;
從武漢地鐵2號線、3號線、5號線……到如今的新港線西延線,他參建了武漢6條地鐵線,以精湛的業務能力和打造精品工程的職業追求,優質履約,贏得了業主的高度認可。
他,就是中鐵十一局城軌公司武漢地鐵新港線西延線6標項目經理明月。
砥礪前行 參建江城6條地鐵線
2008年7月,大學畢業的明月入職中鐵十一局城軌公司,參與武漢地鐵2號線16標建設,職業生涯從一名技術員開始。
“巡查現場、技術交底、質量管控、研究圖紙、學習規范,這都是每天主要的工作內容。”回憶起入職之初,明月坦言,在一線會讓自己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向有經驗的同事學,向優秀的農民工師傅學,向施工班組的負責人學。工地上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太多了。”
在施工一線,勤學上進的明月如魚得水。工地雖然辛苦,卻是鍛煉、提升自己的好地方。在武漢地鐵2號線建設過程中,他先后擔任項目技術員、安全環保部安全員、安全環保部副部長。
2012年12月,明月調到公司蘇州地鐵2號線延伸線1標項目部,擔任項目部安全總監。該項目穿越運河,安全風險大。他帶領項目安全部門同事優化現場施工安全管理規范、調整資源配置,攻堅克難,順利完成施工任務。
此后,明月一直奮斗在武漢地鐵施工一線。先后在3號線21標、機場線BT標擔任項目安全總監,在5號線6標、19號線2標、新港線西延線6標擔任項目經理。十多年時間,他參與了武漢6條地鐵線路的建設。
“項目進場之初,通過圖紙結合現場環境調查,摸清風險源,并進行辨識、分級分類;施工打圍之后,跟工程技術部深入交流,針對風險源編制方案及制定風險管控措施;在施工過程中,全力做好各項措施的現場落實,同時,對現場出現的任何細微的偏差,都要及時糾偏。”安全責任大于天,談及施工安全,明月如數家珍:消防、臨電、管線保護、起重吊裝、高空作業、盾構下穿建構筑物、下穿湖泊……這些主要的安全風險源以及應對措施,他都爛熟于心。
無論是當項目的安全員還是當項目經理,施工一線,總能看到明月的身影。組織團隊對每道工序進行深入了解,不斷優化、調整和總結現場安全施工方案,旁站式指導現場重大施工節點,確保現場安全施工零事故……這是明月入職以來始終的堅守。
勤學善思 打造多個精品工程
明月是一個善于思考,勤于學習的工程人。新材料、新工藝、新工法、新管理,他都在不斷學習并應用于實踐中。比如“三噴兩抹”高標準噴錨、“圍護樁導向圈”精準定位、首件驗收樣板引路、主體結構預埋注漿管、盾構新型干粉砂漿等等。他還是一個善于總結的人,發明專利《一種地鐵車站高壓電纜改遷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實用新型專利《斜穿車站主體結構的管線支撐結構》、《一種新型的地表沉降裝置》等等,這些都是他不斷總結出來的精細管理成果。在擔任武漢地鐵機場線BT項目安全總監的過程中,為防范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他負責建立并維護安全管理體系,監督安全培訓與教育,組織安全檢查與整改,處理安全事故并預防其再次發生,同時推動創新與安全技術研究。盾構機側穿高壓鐵塔、穿越淺土覆蓋段、下穿府河、下穿中間風井、穿越孤石溶洞……面對種種困難,高峰期八臺盾構機同時掘進,一年半的時間,就在安全零事故的狀態下完成整個標段的盾構施工任務。在這個過程中,他通過不斷總結,還形成多篇QC成果和專利發明。
在參建武漢地鐵5號線時,他負責的標段處于長江一級階地,地下水豐富且多為淤泥質土層,施工風險較高。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他通過采用新工藝玻璃纖維筋技術和增加外置鋼環裝置,較好地控制了盾構進出洞風險。通過過程中的不斷總結和優化,盾構成型隧道線形較好,達到無錯臺、無滲漏要求,感官優良,得到武漢地鐵業主認可,并組織安排全市地鐵施工單位到項目部進行現場觀摩。
在19號線2標擔任項目經理期間,他負責的標段需盾構下穿嚴西湖1.3公里,刷新了武漢地鐵盾構下穿湖泊最長距離的紀錄。在建設過程中,項目部還以武漢地鐵集團“精品精細年質量提升”活動的契機,堅持高標準,保持高水平,精益求精,成型隧道質量優良實現了“無污染、無錯臺、無破損、無滲漏、無超限”的“五無隧道”的盾構施工質量目標,贏得業主方高度認可。
創新管理
以身作則帶團隊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作為項目經理,明月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做好帶頭作用:在工作紀律上,他嚴格自律;在施工業務上,他精益求精;在項目管理上,他特別注重團隊的力量,充分發揮每一位班子成員的長處,集思廣益,打造出團結、有向心力、戰斗力的團隊。
確保整個團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干好項目的基礎。在武漢地鐵19號線建設期間,明月先后組織開展多次階段性勞動競賽,將競賽目標層層分解到各個工區;積極創新考核方式,設置基本獎勵、突出貢獻獎和安全專項獎,并聯動項目獎勵基金,提高過程考核獎懲比例,極大地調動了全員的生產積極性,確保了年度產值目標的全面完成。
當前,明月負責的新港線西延線項目,分為兩站兩區間,竹葉山站、唐家墩站主體結構與二環線高架共線,橋下低凈空平均僅有6米左右,施工難度大,施工進展受限。
面對困難,項目部未雨綢繆,編制了詳細可行的方案:提前進行設備選型,采用低凈空成槽設備,確保橋梁安全;前期與設計院溝通,優化設計方案,降低場地初始標高,確保施工高度需求;提前對接橋梁單位,完善相關手續,施工過程做好監控量測。
項目地處長江Ⅰ級階地,在富水的淤泥質土、粉砂性地層連續墻成槽時,槽壁穩定性差,塌孔風險高。為此,明月帶領團隊制定出應對措施:加強施工隊伍考察選用,選取有經驗施工隊伍進場;地下連續墻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成槽垂直度、泥漿指標,確保各項技術參數合格后開始施工;合理組織施工,工序緊密銜接,確保項目安全高效地推進。
從來不打無準備的仗,面對困難就像盾構機一樣永不退縮。這是明月多年工作的真實寫照。入職以來,他參建的武漢地鐵2號線、3號線、5號線,均獲評國家優質工程獎。金燦燦的獎杯,見證著他的付出,也見證著他的追求與擔當。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