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市民游客紛紛前往景區游玩,公共交通客流持續增長。3月前25天,北京地鐵公司所轄線路客運量達1.92億人次,日均767.27萬人次,環比上月增加35%。
隨著市民游客游園觀景、踏青出游需求增長,公園景區周邊車站客流均有較大增長。從數據上看,地鐵軍事博物館站進站量增幅最大,客流增長超四成。其他增幅較大的車站包括森林公園南門、巴溝、木樨地、奧林匹克公園、北海北、公主墳、天橋、白堆子等。
出行集中時段上,周末公園景點周邊車站14時至18時客流集中。
近期,外國游客也逐漸增多。為進一步滿足中外游客出行需求,北京地鐵對車站工作人員開展英語專項培訓。同時,按市交通委統一部署,近期在1號線八通線天安門西、2號線東直門、2號線北京站、6號線南鑼鼓巷、8號線奧林匹克公園、13號線西二旗、15號線馬泉營、1號線八通線和7號線環球度假區站共8座車站,試點配置了多語種翻譯機,可支持中英日韓4國語言翻譯。
2024年清明假期為4月4日至6日,祭掃高峰日為3月30日、31日,4月4日、5日、6日,共5天。北京地鐵公司將祭掃高峰日設為運輸重點保障日,將1號線八通線八寶山站、15號線俸伯站、S1線石廠站及10號線巴溝站設為清明重點保障車站。
北京地鐵對緊鄰陵園的1號線、15號線、S1線等線路,安排備班列車,適時加開臨客,緩解運營壓力。對于重點保障車站,除了在重點部位增加宣傳疏導力量,組織乘客快速出站,必要時還將采取分流、限流措施,確保整體客流平穩有序。(孫宏陽)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