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去園區上班,有地鐵直達方便多了!”3月31日中午12時,備受南京市民關注的地鐵5號線南段開通初期運營,不僅對推動江寧區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更為轄區內居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開通首日,記者踏上地鐵5號線南段,感受到市民們的喜悅之情,也更期盼全線貫通早日實現。
家門口就有地鐵!12位居民組團打卡5號線南段
中午12點,記者從竹山路站登上了5號線列車,不少市民專門過來感受家門口的地鐵。“太激動了,做夢沒想到家門口就有地鐵。”來自江寧文華街教工新寓的12位市民從文靖路上車,組團打卡5號線,“今天既是周末,又是5號線開通,心情完全不一樣!”50多歲的尚曉萍告訴記者 ,他們最小的是10歲,最大的是87歲,今天一起體驗家門口的地鐵,“退休前在東善橋上班,都要坐公交轉乘,現在有地鐵直達吉印大道方便多了。雖然退休了,但是可以坐地鐵出去玩,今天我們是去愛情隧道玩。下周我們計劃坐5號線到S1轉乘S7到溧水玩,還可以去高淳。”
“上班、回家可以坐地鐵直達了,不用早晚高峰開車了。”5號線南段始于吉印大道站,止于文靖路站。其中,九龍湖南站位于江寧開發區園區,周邊基本都是企業,“從江寧市區到園區10公里左右,早高峰開車要35分鐘左右,但地鐵開通后5站地鐵就到了。”在江寧高新區上班的陳先生家住竹山華庭,“以前從竹山路到吉印大道,坐地鐵的話必須從南京南站,繞了一個大圈,現在不用了。而且乘坐地鐵去機場的時間也縮短了。”
出行更方便!全線配備智慧客服服務市民
想要查詢換乘站點和票價怎么辦?想要了解周邊地圖和站內地圖怎么辦?無法出站怎么辦?記者了解到,5號線全線都配置了智慧客服設備。在竹山路3號口進站處,記者看到了智慧客服設備。智慧客服提供購票、退票、無法進站、車票查詢、智能語音、遠程客服等功能。
“我要去新街口,3張票,掃碼支付。”選擇智能語音后,只要動動嘴,就買好票了。除了智能客服中心外,站臺屏蔽門上的LCD屏也進行了特別的設計。乘客可以通過顯示屏看到各個車廂擁擠程度,還可以根據室內溫度選擇乘坐的車廂。
此外,竹山路車站在梁柱等處還用紅磚進行了點綴。
換乘要注意!竹山路站外換乘不超過3分鐘
5號線南段設車站9座,其中換乘站3座,分別在吉印大道站與既有S1號線換乘、在誠信大道站與既有3號線換乘、在竹山路站與既有1號線換乘(出站換乘)。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按照相關要求,1、5號線竹山路站換乘大廳設置在由南京東方景志置業有限公司開發的裙樓里,因多種因素影響,景志置業負責建設的裙樓還未開工建設,無法實現1、5號線竹山路站內換乘,南京地鐵為滿足乘客的換乘需求,克服困難,經多方努力協調,最終在竹山路站臨時采用站外換乘模式,后續待南京東方景志置業有限公司開發的裙樓建設完成后,方可實現站內換乘。
初期開通后,竹山路站采用的是臨時采用站外換乘方式,在5號線3號口和1號線2號口之間沿著慢車道隔離了寬度約為4米相對獨立的換乘通道,乘客可以通過這個地面換乘通道換乘。從竹山路1號線2號口步行至5號線3號口,最近距離約為75米。記者通過實地計時,發現從1號線2號口刷卡出站到5號線3號刷卡進站,整個換乘過程不超過3分鐘。
計費怎么算?建議使用一卡通、乘車碼進出閘機
工作人員表示,乘客途經竹山路站進行1、5號線出站換乘,為了乘客的方便與快捷,建議使用一卡通、乘車碼方式進出閘機,此類方式可確保兩段行程扣費金額之和與一次扣費的金額保持一致。
若手持支付寶APP、銀聯云閃付APP或南京地鐵“與寧同行”APP的乘車碼及一卡通(市民卡公司發行的交通卡),在竹山路站出站后30分鐘內在另一線路竹山路站進閘,可實現出站換乘連續計費,確保兩次扣費金額之和與一次扣費的金額保持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若使用單程票乘車,在第一段行程出站需要回收,乘客需重新購買第二段行程車票。若使用62開頭的銀聯閃付卡及手機PAY,因地鐵公司無法在銀行卡上直接扣費,則不支持連續計費。
為了方便乘客在竹山路站換乘,并及時處理各類票務問題,開通初期,竹山路站在進出閘機、票亭處增派工作人員,引導持不同票種乘客以正確方式進出閘機,車站和列車中也增加了導向提示和語音提醒,乘客在竹山路站換乘或扣費如有疑問可隨時咨詢工作人員。
據悉,5號線南段開通后,南京開通運營的地鐵增至13條,運營總里程由近460公里增加到近473公里,車站總數由217座增加至226座。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