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又將有一座火車站!鐵路莘莊站正在建設中,已連接上海閔行莘莊地鐵上蓋大平臺!作為新建上海至杭州鐵路客運專線上海南聯絡線工程(以下簡稱上海南聯絡線)的主要項目之一,新建鐵路莘莊站目前正處于第一階段施工階段,為第二階段鐵路改道打下基礎。項目竣工后,上海南聯絡線(火車)、金山以及地鐵1號線、5號線、公交將在此無縫銜接,形成立體交通網絡的中樞,打造成新一代軌道上的城市綜合體!
其實,在莘莊地鐵站的西側,這座“沉寂”多年的火車站原先基本的功能是以列車會讓為主,不具備上下客功能。而現在,隨著莘莊綜合交通樞紐項目鐵路大平臺項目的落地,新建鐵路莘莊站將由此開通接送旅客功能!
從莘莊地鐵站南出口出來,遠遠就能看到一座小高樓,它就是正在建設中的鐵路莘莊站。在施工現場,火車站站臺已與莘莊地鐵站上蓋綜合開發項目三期工程鐵路大平臺相連通。
在施工現場,火車站站臺已與莘莊地鐵站上蓋綜合開發項目三期工程鐵路大平臺相連通。
據介紹,此次建設的難度在于火車不停運,需要把整個工程以其中一條鐵路為界,分成南、北部分來施工。這和道路翻交類似,只是工程更復雜,難度也更高。施工內容包括基礎、結構、鋼結構、裝飾裝修、機電安裝等莘莊站全專業施工以及全周期鄰近營業線防護施工。
新建鐵路莘莊站目前正處于第一階段施工階段
鐵路莘莊站由莘莊站站房及站場客運設施兩部分組成。
站房最高聚集人數為800人,為中型鐵路旅客站房。車站總建筑面積為12424.5平方米,其中站房約8000平方米。站房為主體兩層,局部設有夾層,建筑高度為31.6米。
改建后的鐵路莘莊站規模為3臺6線
改建后的鐵路莘莊站規模為3臺6線,設中間站臺2座、側式站臺1座。旅客進出站形式采用上進上出,通過高架候車室進出站。
項目竣工后,上海南聯絡線(火車)、金山以及地鐵1號線、5號線、公交將在此無縫銜接,形成立體交通網絡的中樞,打造成新一代軌道上的城市綜合體!
大平臺下方交通樞紐示意圖
此外,莘莊綜合交通樞紐還將采用立體式空間布局
地下三層為綜合性停車空間,與公共交通形成P+R的綠色出行體系,地上一層為交通樞紐,二層為軌道交通綜合換乘空間,三層(即大平臺層)為綜合物業集群,涵蓋住宅、寫字樓、行政公館、酒店、商場共五大業態,共同構成總面積達70萬平方米的“TOD樞紐綜合體”,更好地服務廣大市民。
莘莊綜合交通樞紐項目立體空間分層示意圖
《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將莘莊定位為主城副中心之一。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主城副中心,成為上海西南片區重要的行政中心、商貿中心、商務中心、文化中心、公共活動中心,宜居、宜業、宜游的人民城市,上海更新轉型類城市副中心的標桿典范,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達到發達國家中心城市副中心的先進水平。
而莘莊綜合交通樞紐項目作為莘莊城市副中心的核心樞紐綜合體,建成后將有效提升莘莊的城市面貌和綜合服務能級,助力閔行成為長三角一體化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